千鹤茶苗为您提供优质茶苗

茶树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措施

2016-05-06  作者:   来源:   已阅读

一、茶小绿叶蝉
    l.识别 该虫以成虫和若虫刺吸茶树嫩梢汁液为害,雌成虫产卵于嫩梢茎内。被害芽叶卷曲、硬化,叶尖、叶缘红褐焦枯,致使茶树生长受阻,新芽不发,无茶可采,全年以夏茶受害最重。
    2.发生规律  全年一般有两个发生高峰,5一6月份和9一10月份。成、若虫在雨天和晨露时不活动,时晴时雨,留养及杂草丛生的茶园有利于该虫发生。
    3.防治措施
   (1)保护天敌  应尽量减少茶园施农药次数,降低农药用量,避免使用对该虫天敌有杀伤力的农药,以充分发挥天敌对其种群的控制作用。茶园地表铺草覆盖也有利于保护蜘蛛,提高益虫数量。
   (2)分批及时采茶或轻修剪能采除大量的卵粒,抑制其发展。
   (3)生物防治  夏茶百叶虫数达5头及秋茶百叶虫数10头以上时,选用苏云金杆菌800倍液、0.5%苦参素水剂600-1000倍液等。
   (4)化学防治  于若虫发生高峰期前,喷施20%甲氰菊酯3000-4000倍液;35%赛丹1000倍液;25%噻嗪酮(扑虱灵)1000-2000倍液;2.5%三氟氯氰菊酯2000-3000倍液;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4000-5000倍液;98%杀螟丹1000-2000倍液;25%阿克泰水分散粒剂7500-15000倍液;2.5%联苯菊酯 (天王星)乳油4000倍液。该虫分布在茶丛上层,宜采用低容量喷雾法。
   (5)叶蝉发生较大年份,冬季用石硫合剂封园,以消灭越冬虫源。
    二、黑刺粉虱
    1.识别  成虫体长1一1.3毫米,体橙黄色,体表覆有薄粉状蜡粉,栖息在茶丛中,有一定的飞翔能力;卵产于成叶和新叶的背面。幼虫是黑刺粉虱为害茶树的主要虫态。孵化的幼虫固定在茶树中下部叶背刺吸茶树汁液,同时分泌排泄物,落到下方叶片正面,诱发煤烟病,阻碍光合作用,影响茶树的发芽和树势。
    2.发生规律  各代幼虫盛发期分别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7月中、下旬及9月中、下旬。一般每年的第2代发生较多。
    3.防治措施
    (1)及时修剪疏枝、台刈、中耕除草,改善茶园通风透光条件,抑制其发生。冬耕灭虫,将根际枯枝落叶埋入施肥沟内。
    (2)灯光诱杀成虫。
    (3)对低龄幼虫喷施Bt制剂或每亩应用韦伯虫座孢菌菌粉0.5一1.0公斤喷施,或用挂菌枝法即用韦伯虫座孢菌枝分别挂放茶丛四周,每平方米挂5一10枝;或雨季收集罹病虫体,每亩50头病虫尸加水喷施。注意保护蜘蛛类等天敌。
    (4)化学防治:根据虫情预报,当初孵幼虫占80%时用药喷雾。可选用10%氯氰菊酯2000一2500倍液,50%杀螟硫磷1000倍液;10%吡虫啉1500一2000倍液。喷药时必须将中下部叶背沾湿药液,而以低容量侧位喷雾为佳。
    三、茶毛虫
    1.识别  雌蛾产卵于老叶背面,幼虫有群集性,3龄前群集性很强,常数十头至数百头挤集在叶背取食下表皮和叶肉,受害叶片呈半透明黄绿色薄膜状。3龄后开始分群迁散为害,咬食叶片呈缺刻。成虫有趋光性。
    2.发生规律  一般一年发生2代。为害期分别在4一6月、7一9月之间。
    3.防治措施
    (1)每年11月至翌年4月,人工摘除越冬卵块;利用茶毛虫的群集性,结合田间操作摘除卵块和虫群。
    (2)成虫发生期利用杀虫灯诱杀,或利用性激素诱杀雄蛾。
    (3)在低龄幼虫期喷施Bt制剂,或0.5%苫参素水剂500一800倍液喷雾,或每公顷喷施450一750头茶毛虫病虫尸滤液。
    (4)化学防治:可选用50%杀螟硫磷,90%敌百虫5000倍液,10%二氯苯醚菊酯5000一6000倍液,2.5%功夫菊酯2000一2500倍液,2.5%联苯菊酯 (天王星)乳油4000倍液等。在1一2龄幼虫期,喷施25%灭幼脲1000倍液,残效期长达30天,1代仅需喷药1次。
    四、茶丽纹象甲
    1.识别  以成虫取食茶树叶片为害、善爬行,飞翔力弱,具假死性,咬食叶片呈不规则缺口,上午露水干后及下午2时至黄昏期间活动最盛。
    2.发生规律  一年发生1代,翌年4月下旬开始化蛹,5月中旬成虫羽化出土,一般6月上旬至7月上旬成虫盛发,因此一年中以夏茶受害最严重。
    3.防治措施
    (1)茶园耕锄:在7一8月或秋末结合施基肥进行清园及行间深耕,其防效可达46一71%。
    (2)人工捕杀:利用成虫的假死性,在成虫发生高峰期,晨露末干时,地面铺塑料薄膜,用振落法捕杀成虫。
    (3)生物防治:用球孢871白僵菌防治茶丽纹象甲幼虫、蛹,每亩用1一2kg拌细土施于土面,以成虫出土高峰前 (闽东3月下旬一4月)为防治适期,宜选择高湿茶园或雨季施用,防效达80%以上。防治成虫,每亩用量0.5一1.0kg与1.2%苦参素水剂500倍液或2.5%联苯菊酯 (天王星)乳油800倍液混用,或在蛹期和成虫期二次施菌可提高防治效果。
    (4)化学防治:在成虫出土盛末期,喷施98%巴丹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2.5%联苯菊酯750倍或用5%锐劲特乳油500一1000倍液喷雾。施药方式采用低容量蓬面扫喷为宜,喷药时成虫常假死坠地,因此,有虫的地面也应喷射。
    五、茶刺蛾
    1.识别  成虫茶褐色、趋光性强。以幼虫取食叶片为害。低龄幼虫取食下表皮和叶肉,留下表皮渐转为枯焦状半透明斑块,3龄后自叶尖向内取食叶片成平直缺刻或孔洞,一般食去半叶左右即移至另一叶为害,虫口密度大时常将全叶食尽,每头幼虫可为害10张叶片。
    2.发生规律  一年发生3代,各代幼虫盛发期分别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7月中、下旬及9月中、下旬。一般每年的第2代发生较重。
    3.防治措施
    (1)冬耕灭虫,将根际枯枝落叶埋人施肥沟内。
    (2)灯光诱杀成虫。
    (3)对低龄幼虫喷施Bt制剂300一500倍液;或雨季收集罹病虫体,每亩50头病虫尸加水喷施。
    (4)化学防治:在2、3龄幼虫期,选用10%氯氰菊酯2000一2500倍液,50%杀螟硫磷1000倍液,35%赛丹1000倍液。喷药时必须将中下部叶背沾湿药液,而以低容量侧位喷雾为佳。
    六、茶尺蠖
    1.识别
    在油桐与茶相邻或混栽的茶园为害严重。该虫以幼虫咬食叶片成缺刻或孔洞,严重时常将叶片、嫩茎全部吃光,使整片茶园光秃。
    2.发生规律
    一年发生5一6代,以蛹在茶树根际土壤中越冬。全年4一10月均能发生,其中8一9月虫量最多。
    3.防治方法
    (1)刮除枝桠间或附近树林内的卵块。
    (2)利用成虫趋光性,灯光诱杀。
    (3)在幼龄幼虫期可选用2.5%鱼藤酮乳油300一500倍液、2.5%联苯菊酯 (天王星)乳油4000一6000倍液、2.5%功夫乳油或溴氰菊酯3000一6000倍液、35%赛丹乳油1000倍液、20%除虫脲悬浮剂2000倍液、50%辛硫磷乳油1000一1500倍液或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制剂喷洒。
   七、茶卷叶蛾
    1.识别
    群众俗语称“包叶虫”、“卷心虫”,幼虫卷结嫩梢新叶或将数张叶片黏结成苞,多达4一10叶,幼虫潜伏其中取食为害。严重发生时,茶叶品质和产量大大降低。
    2.发生规律
    一年发生6代,幼虫发生期分别在5月中下旬、6月下旬至7月上旬、7月下旬至8月中旬、9月中旬至次年4月上旬。
    3.防治方法
    (1)冬季剪除虫枝,消除枯枝落叶和杂草,集中处理,减少虫源;摘除卵块和虫果及卷叶团。
    (2)每亩用白僵菌 (每克含孢子100亿个)1公斤兑水100公斤喷雾,或每亩喷施每毫升含0.5亿一1.0亿孢子的青虫菌液。
    (3)此类害虫由于在叶苞内取食很难杀灭,故应在幼虫卷叶前喷药;已结成虫苞的,喷时应将虫苞喷湿为佳。使用的药剂及用量参照茶毛虫防治方法。
    八、茶吉丁虫
    1.识别
    成虫体长约10毫米。头顶凹陷,前胸背板赤色。幼虫体长约20毫米,乳白色。前胸有 “八”字形棕色纹。幼虫盘旋蛀食茶树枝干皮层与韧皮部,并可蛀入木质部,被害处受刺激畸形生长,状如藤蔓缠绕。成虫啃食叶片边缘成缺刻。
    2.防治方法
    可剪除被害虫枝,捕捉成虫。成虫盛发期可喷施2.5%溴氰菊酯乳油1000一2000倍液或2.5%联苯菊酯(天王星)乳油4000倍液。
    九、茶蓑蛾
    1.识别
    幼虫在护囊中咬食叶片、嫩梢或剥食枝干、果实皮层,造成局部茶丛光秃。该虫喜集中为害。护囊纺锤形,深褐色,丝质,外缀叶屑或碎皮,稍大后形成纵向排列的小枝梗,长短不一。
    2.防治方法
    (1)采茶或进行茶园管理时,发现虫囊及时摘除,集中烧毁。
    (2)注意保护寄生蜂等天敌昆虫。
    (3)掌握在幼虫低龄盛期喷药,药剂参照茶尺蠖 (病毒制剂除外)防治方法。
   十、茶枝镰蛾
    1.识别
    茶枝镰蛾又名蛀梗虫。幼虫蛀食枝条常至枝干,初期枝上芽叶停止伸长,被蛀枝中空部位以上枝叶全部枯死。
    2.防治方法
    (1)发现有虫梢及时剪除,冬季、翌春要细心检查有虫枝并及时剪除,及时收集风折虫枝,集中烧毁或深埋,可降低虫口密度,减少虫害。
    (2)必要时用脱脂棉蘸80%敌敌畏乳油40一50倍液,塞进虫孔后用泥封住,可毒杀幼虫。
    (3)利用杀虫灯诱杀,连续2一3年也很有效果。
   十一、茶天牛
    1.识别
    成虫体长约30毫米,暗褐色,有光泽,生有褐色密短毛。头顶中央具一条纵脊。幼虫蛀食枝干和根部,致树势衰弱,上部叶片枯黄,芽细瘦稀少,枝干易折断,严重时整株枯死。
    2.防治方法
    (1)成虫出土前用生石灰5公斤、硫磺粉0·5公斤、牛胶250克,兑水20公斤调和成白色涂剂,涂在距地面50厘米枝干上或根颈部,可减少产卵。
    (2)茶树根际处及时培土,严防根颈部外露和成虫产卵。
    (3)于成虫发生期用杀虫灯诱杀或于清晨人工捕捉。
    (4)从排泄孔注入敌敌畏、乐果等杀虫剂40一50倍液,然后用泥巴封口,可毒杀幼虫。
   十二、角蜡蚧
    1.识别
    雌成虫蜡壳厚,灰白色,微带紫红色,体背隆起,中央呈角状突起,周围有8个小角突起,雄虫蜡壳较小,呈放射状。主要以若虫和雌成虫在成叶或老叶背面吸汁为害,排泄蜜露常致煤烟病发生,轻者削弱树势,重者枝条枯死。
    2.防治方法
    (1)苗木检疫。有介壳虫寄生的苗木实行消毒处理。
    (2)加强茶园管理,清苑亮脚。促进茶园通风透光。对发生严重的茶树枝条及时剪除。
    (3)保护天敌。清除的有虫枝条宜集中堆放一段时间,让寄生蜂羽化飞回茶园。瓢虫密度大的茶园,可人工帮助迁移。瓢虫活动期应尽量避免用药。
    (4)药剂防治。掌握若虫盛孵期喷药。可选用25%亚胺硫磷或50%马拉硫磷800一1000倍液。秋末可选用0.5波美度石硫合剂、松脂合剂10一15倍或机油乳剂液25倍。
    十三、茶梨蚧
    1.识别
    雌蚧长葫芦形,淡黄褐色或白色。以若虫和雌成虫吸食汁液为害,受害茶树树势衰弱。雌虫多在茶树的上中部枝为害,雄虫多在叶片正面沿叶脉为害。通风不良的茶园发生多。
    2.防治方法
    (1)茶园合理施肥,及时除草,适当剪除徒长枝和有虫枝叶,创造不利于茶梨蚧发生的环境条件,可减少该虫发生。
    (2)掌握在盛孵末期至2龄若虫前喷洒2.5%联苯菊酯 (天王星)乳油或50%马拉硫磷乳油或25%亚胺硫磷乳油800一1000倍液。该虫介壳薄,只要叶正反两面和枝条喷湿,就可收到较好效果。
    (3)加强茶苗检疫,杜绝虫源。
    十四、茶潜叶蝇
    1.识别
    幼虫在茶叶表皮内潜食叶肉,叶面出现白色弯曲的条纹或斑纹。此虫一般零星发生,以山区和丘陵区茶园较常见。
    2.防治方法
    (1)发现虫叶随时摘除销毁。
    (2)幼虫期喷洒50%潜克 (灭蝇胺)可湿性粉剂2500一3750倍液,注意喷湿有虫叶片。
    十五、茶蓟马
    1.识别
    茶蓟马又名黄蓟马。各茶区均有分布,常在旱季盛发。成虫体深黄色,雌虫长0.9毫米,四翅细长,半透明灰色,周围有细长毛;单眼鲜红色,“品”字形排列。成虫能近距离飞动。卵淡黄色,肾形,卵产在叶背主脉两侧的叶肉中。幼虫杏黄色。蛹姜黄色,触角不游离。茶蓟马吸食嫩梢芽叶汁液,被害叶在主脉两侧对称地呈现数条红或褐色的纵纹,芽梢逐渐萎缩,叶片失去光泽,并反卷或向内纵卷,叶质僵脆。
    2.防治方法
    茶蓟马的防治适期在若虫发生高峰前期,茶蓟马百梢虫量达100头时应施药防治。使用的药剂及其用量可参照假眼小绿叶蝉防治方法。
    十六、茶螨类
    茶叶螨类是茶树上为害仅次于叶蝉的一类重要虫害, 因其个体微小,肉眼一般难以察觉,要在10倍放大镜下才能观察清楚。主要种类有茶橙瘿螨、茶叶瘿螨、侧多食蹦线螨和茶短须螨等。
     1.识别
     茶橙瘦螨  成螨体小,桔红色,呈胡萝卜形或卵球形,白色透明,若螨体色浅,体形与成螨相似,但腹部环纹不明显。成螨和若螨以针状口器刺吸叶汁,主要为害嫩叶,被害叶正面主脉发红,叶背出现褐色锈斑,芽叶萎缩。严重的枝叶干枯,呈现铜红色,似火烧状。
     茶叶瘦螨  体长约0.2毫米,紫黑色,腹部近圆柱形,由前向后稍细,腹背部有环纹,背部有5条白色纵列的絮状物,体两侧各有排成一列的刚毛4根,足2对。卵黄白色,圆形,半透明,散生于叶表上。若螨体黄褐色,近菱形,有白色蜡状物;若螨与成螨相似。茶叶瘦螨主要为害叶片。受害初期症状不明显,仅见叶面散有灰白色尘末状虫体或蜕皮,后期叶片失去光泽变成紫褐色,致叶片变脆或两侧上卷后干枯脱落,茶丛中芽叶萎缩硬化。
    侧多食跗线螨  雌成螨椭圆形,半透明,乳黄色或浅黄色。卵圆形,乳白色,半透明,表面有网状花纹。侧多食跗线螨主要为害茶树幼嫩芽叶,致使叶两面均呈褐色,叶子硬化、变脆、变厚、萎缩、生长缓慢或停滞,受害后芽叶减少63%左右。
    茶短须螨  成螨多数体红色,近倒卵形,背面有不规则形黑色斑块,足4对。幼螨、若螨均红色,卵近圆形,鲜红色。茶短须螨主要为害成叶和老叶,也可为害嫩叶。受害叶主脉及叶柄褐变,叶片出现紫褐色突起斑,失去光泽;后期叶柄霉烂,造成严重落叶。
    2.发生规律  一年约发生20多代。成螨常在叶正面活动,幼若螨主要在叶背面栖息为害。夏茶受害最重,秋茶其次。高湿多雨和高温千旱对其发生均不利。
    3.防治措施
    (1)物理防治:由于螨类大部分分布在一芽二、三叶上,分批及时采摘可带走大量的成螨、卵、幼螨和若螨。虫口数量大时进行高压喷射或喷灌,可有效压低种群数量。
     (2)化学防治:加强虫情监测,当越冬基数大,4月中旬后降雨少晴天多时,将出现第一虫口高峰。当有虫叶率高于70%,每叶平均着螨20只左右,未来气温20一27℃,月降雨量小于100毫米时,应马上进行防治。一般在春茶结束后喷一次药,可压低虫口密度,有利于夏茶增产。秋茶结束后再防1次,可减少越冬虫的基数。发生严重时可喷洒73%克螨特乳油1500一2000倍液、2.5%联苯菊酯 (天王星)乳油4000倍液、35%赛丹乳油3000一
4000倍液,一般一个高峰期喷药1次即可。冬季封园和非采摘期可喷洒0.5度的石硫合剂或45%晶体石硫合剂 200一300倍液 (每亩200克)。浓度不宜过高,否则会引 起落叶。施药方式以低容量蓬面扫喷为宜。由于茶橙瘦螨的繁殖力受到叶片中高含量氨基酸的抑制,可以通过土施氮肥与化学防治相结合的办法进行控制。
    十七、茶炭疽病
    1.症状
    主要为害成叶。病叶开始在叶尖、叶缘产生水渍状黄褐色小点,病斑扩展后由褐色变为焦黄色,最后为灰白色。病斑半圆形或不规则形,病部与健部分界明显。但受主脉限制常表现为半叶病斑。后期病斑表面散生许多黑色细小粒点。
    2.防治方法
    (1)选用抗病品种,加强树势培养管理,雨季作好排水降湿工作。
    (2)在发病初期可选用10%世高水分散粒剂1500倍液、25%爱苗可湿性粉剂30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一15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一10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一1000倍液喷雾。非采摘期用0.6%一1%石灰半量式波尔多液喷雾,为次年减轻发病打下基础。
   十八、茶圆赤星病
    1.症状
    我国各茶区均有发生,新茶园或高山茶区发生较多。主要为害叶片、叶柄、嫩梢等部位。叶片染病主要见于早春鱼叶或第一叶上,病部初生褐色小点,后扩展成灰白色中间凹陷圆形病斑,大小0.8一3.5毫米,边缘具暗褐色或紫褐色隆起线,中央红褐色;后期病斑中间散生黑色小点,即病原菌的菌丝块,湿度大时,上生灰色霉层,即病原菌的子实体。叶柄、嫩梢染病,产生与叶片上类似的症状。
     2.防治方法
     (1)加强茶园管理,增强树势;选栽抗病品种,逐渐淘汰感病品种;发病时摘除病叶,以减少初侵染源。
     (2)药剂防治可参考茶炭疽病防治方法。
     十九、茶轮斑病
     1.症状
     茶轮斑病又称茶梢枯死病。主要为害叶片和新梢。嫩叶、成叶、老叶均见发病,先在叶尖或叶缘上生出黄绿色小病斑,后扩展为圆形或不规则形褐色大病斑,成叶和老叶上的病斑具明显的同心轮纹;后期病斑中间变成灰白色,湿度大时出现呈轮纹状排列的黑色小粒点,即病原菌的子实体。嫩叶染病,从叶尖向叶缘渐变黑褐色,病斑不整齐、焦枯状,病斑正面散生煤污状小点,病斑上有轮纹病斑,多时常相互融合致叶片大部分布满褐色枯斑。嫩梢
染病,在梢尖端先发病,后变黑枯死,继续向下扩展导致枝枯,发生严重时叶片大量脱落或扦插苗成片死亡。
    防治方法
    (1)选用抗病品种。加强茶园管理,防止捋采或强采,千方百计减少伤口。发现害虫后及时喷洒杀菌剂和杀虫剂预防病菌入侵。雨后及时排水,防止湿气滞留,可减轻发病。
    (2)药剂防治参见茶炭疽病。
    二十、茶饼病
    1.症状
    在嫩叶上先出现淡黄色或红棕色半透明小点,随后逐渐扩大成圆形病斑。病斑正面凹陷,淡黄色或暗红色,背面突起,呈馒头状疤斑,上面生有灰白色或粉红色粉末,最后粉末消失,突起部分萎缩成淡褐色枯斑,边缘一圈灰白色,形似饼状。叶中脉发病,病叶常扭曲畸形。叶柄、嫩茎感染后,肿胀并扭曲,严重时,病部以上新梢枯死。
    2.防治方法
    (1)在新发展的茶园中,必须对茶苗进行检查,如发现病株立即处理,防止病害传人新发展茶园。
    (2)清除杂草,砍除遮荫树,增施磷钾肥,增强树势,减轻发病。
    (3)及时分批采茶;修剪选择在冬季,尽量避开发病盛期,以减少侵染机会。
    (4)药剂防治参见茶树炭疽病防治方法。
    二十一、茶网饼病
    1.病症
    主要为害成叶,嫩叶、老叶也发病。多发生在叶缘或叶尖上,初在叶片上出现针尖大小的浅绿色油渍状斑点,后渐扩展,严重的扩展至全叶,色泽变成暗褐色,病叶增厚,有时叶片上卷,叶背面沿脉形成网状凸起,其上具白粉状物。白粉散失后变成茶褐色网状,故称网饼病。后期病斑呈紫褐色或紫黑色,造成叶片枯萎脱落。嫩茎染病多由叶柄扩展到嫩茎上,引起枝枯。
    2.防治方法
    (1)选用抗茶网饼病强的品种,增施磷钾肥,提高茶树抗病力;栽植密度适当,雨后及时排水,防止湿气滞留。
    (2)药剂防治参见茶炭疽病。
    二十二、茶芽枯病
    1.症状
    主要为害春茶幼芽1一3叶,叶上受害先在叶尖或叶缘产生淡黄色或黄褐色病斑,扩展后呈不规则形,病健边缘明显或不明显。芽尖受害呈黑褐色枯焦状,萎缩不能伸展。后期病部表面散生黑色细小粒点,叶片上以正面居多,感病叶片易破碎并扭曲。
    2.防治方法
    (1)春茶期实行早采、勤采,减少病菌侵染,可减轻发病;加强树体培养,增施有机肥,因地制宜选用抗病品种。
    (2)萌芽期和发病初期各喷药1次。药剂可选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
   二十三、茶根结线虫病
    1.症状
    典型特点是病原线虫侵人寄主后,寄主根部形成肿瘤即虫瘿。根瘤大小不一,大的似黄豆,小的似菜籽。主、侧根受害常膨大,无须根。须根受害表现病根密集成团,外表粗糙呈黄褐色。根系受害后,皮层组织疏松,后期皮层腐烂脱落,植株死亡。地上部表现植株生长不良,矮小,叶片黄化,旱季常引起大量落叶,最后枯枝死亡。
    2.防治方法
(1)严格检疫,选用无病壮苗;进行土壤消毒,并用腐熟的牛猪栏粪作基肥;深耕土壤,翻土暴晒,可杀灭部分线虫。
(2)育苗圃每亩用3%好年冬颗粒剂1公斤撒施或沟施。
    二十四、地衣和苔藓
    1.症状
    地衣和苔藓都是茶树上常见的附生物。大量的地衣和苔藓植物附生将影响茶树的生长,造成早衰。
    地衣是茶树枝干上的腐生植物,分为壳状地衣、叶状地衣和枝状地衣三种。壳状地衣形状不一致,常紧贴于树干表面,不易剥离。叶状地衣平铺于枝干表面,下面有很细的假根附着在树皮上,但不能吸收养分和水分,只起支撑固定作用,灰白色,边缘反卷似叶状,容易剥落,此种地衣比较常见。枝状地衣附着在枝上,营养体似枝枝状,直立或下垂。
    苔藓是一种具有绿色假叶和假茎的植物,可进行光合作用,但它没有真正的根,靠丝状的假根附着于茶树枝,不靠假根吸收水分,而靠本身各个部分直接吸收水分和养分。
    2.防治方法
    (1)加强茶园管理。及时清除茶园杂草,雨后及时开沟排水,防止湿气滞留,科学疏枝,清理丛脚、改善茶园小气候。施用酵素菌沤制的堆肥或腐熟有机肥,合理采摘,使茶树生长旺盛,提高抗病力。
    (2)秋冬停止采茶期,喷洒2%硫酸亚铁溶液,能有效地防治苔藓。发现地衣或苔藓的茶树可喷洒1:1:100倍式波尔多液。也可用煮沸浓缩的草木灰浸出液,涂抹在地衣或苔藓病部。
责任编辑:千鹤茶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