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鹤茶苗为您提供优质茶苗

茶树短穗扦插的历史溯源

2016-06-30  作者: admin  来源: 千鹤茶苗  已阅读

 前 言

    安溪早在1936年就创造发明了茶树短穗扦插技术,它对我国茶树良种的选育,大面积茶树良种苗木的繁育,大面积茶园的种植与我国茶业生产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科学贡献。对此史实,1981年我们进行了深入的调查论证。而今,适逢安溪举办“中国茶都(安溪)茶文化旅游节暨首届中国安溪铁观音乌龙茶节”盛典之际,把它整理出来以飨读者。

 

1、茶树短穗扦插的演化过程

    茶树苗木的繁育经历了从原始的茶籽直播→压条分株→长穗繁育(即一芽二至三、四叶为一穗繁育)→短穗扦插繁育(即一芽一叶也叫一叶一节扦插育苗)→组培育苗法,漫长的数百年演化过程。


    茶籽繁育虽然快捷方便,但缺点就是繁育出的苗木品种混杂,不能保持良种母本特性。压条繁育虽能保持良种本性,但繁育速度慢,数量少,又严重挫伤母本茶树。长穗繁育也能保持良种本性,但成活率低,浪费母本苗穗,不利大面积育苗。短穗扦插繁育则只采用一芽一叶扦插,用的苗穗最节省,最省工,既能保持良种本性,又能大面积大数量快速育苗。几十年来,一直是国内外最普遍采用的育苗技术。

    2、茶树短穗扦插发明历史调查起因

  下面就安溪发明茶树短穗扦插技术这一历史过程作一阐述。
    本历史调查起因:是安溪茶树短穗扦插首创者当事人——王成文(安溪县西坪乡平原村人,土地名叫产地),1981年2月,当年王80岁,向福建日报社、福建省农业厅提出要求落实关于茶树短穗扦插创始人的问题。省有关部门转发安溪县人民政府(1981年3月15日收接件),安溪县人民政府转安溪县茶叶局要求组织人员调查落实。县茶叶局派出茶叶技术干部谢志群、刘渊滇、陈桂芳、高金星四人进行调查,前前后后从1981年至1982年经历了一年多时间,从多方面、多角度,从人证、物证、地缘、地理推论,论证了安溪县西坪乡平原村王成文(原书塾教师)早在1936年就已完整创造出了茶树短穗(一芽一叶)扦插技术。并由此在邻乡、邻村、亲邻相传学习,逐步向周围传播、扩散,至1943~1948年邻近的虎邱乡罗岩村已有几分田、上亩地的大面积短穗扦插育苗,并由罗岩村再向邻村双都、大坪乡萍州等地民间传播。
              

    3、茶树短穗扦插发明过程

    王成文,1935年,时年34岁,安溪县西坪乡平原村人。其人1935年春受西坪乡圆潭村颜受足邀请到圆潭教书。西坪是安溪有名的老茶区,农家种茶历史悠久。当时王看见圆潭在大种铁观音,一斤铁观音值2~3元白银,可买70~80斤大米,比他当教师收入多得多,就有了想种一些铁观音的想法。期间,王成文看见颜受足在育茶苗,用的是二芽二叶为一穗的茶穗,其家人捏一粒一粒的土泥丸,再把茶穗扦在土泥丸中,然后一粒一粒摆在菜园圃上,盖上田土并浇水,上面搭架用杉树枝遮阴。一家几个人忙来忙去一天多,才育了一小块大约2~3厘田,甚是麻烦。但由此王成文得到了启发,他想起少年时读书,学校礼拜堂内,有一株很漂亮的五色茶花,小孩十几岁时爱玩,曾削了十几支茶花枝梢插在园地里育,后来有活一、二株。联想起来,既然颜受足捏土丸插茶穗会成活,那何不象插茶花穗一样把茶穗也直接插在苗圃上,看看是否可以成活,他又看到颜受足原先剪的是二叶长穗,捏好土丸后,又把底下的一叶剥除,再把茶穗枝条扦进土丸中,然后一粒一粒排在苗圃上,这既麻烦又浪费苗穗,成活率也很低(其实这已出现了短穗扦插的前期雏形)。心想干脆就用一叶一节的茶穗试试扦插看。王成文家也有种茶,但都是梅占,没有铁观音。于是,王回家过礼拜天时,就向颜受足提出要求,要买一斤铁观音苗穗,拿回去育育看,颜受足问,你苗穗要剪多长。王说,就剪一叶一节就好,但要选较长节的。颜说,这太短,怎么会活。王说,不要紧,就试试看吧。于是颜就按王的要求剪给一斤苗穗,当时一斤铁观音苗穗买了2块白银,王成文想就那么一斤,不成功也没什么。拿回家后,王就在自家菜园整了一小块地,铺上一层细红土压实,再把一叶一节的铁观音苗穗直接插上去,然后浇水,搭架,盖杉树枝遮阴。(这里有一个问题需辨析:扦插茶苗用红土或黄土作苗圃培养层,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技术环节,因为茶树适宜在酸性的红、黄土壤上生长。而在1935年,西坪平原村地处偏僻,文化落后,不大可能有这方面的认识。因此对王成文为什么会采用细红土作苗圃,我们很感兴趣。就问王:你说看见颜受足用田土作苗圃,而你自己为什么用红土作苗圃。王说,那时我在圆潭教书离家20多里,一礼拜才回来一次,用新的红土比较保水又不易长杂草,好管理。1981年我们调查王成文时,当时他已80岁,他回忆这个过程,说得很在理,也很实在,令我们心服口服。他要是说用红土是为了适应茶苗的酸性生长,那倒是虚构了,因为我们认为,1935年在那个偏僻的山村,不可能有这个认识)。这样,他一个礼拜回家察看一次,交代家人,三、五天浇一次水。1935年春扦插后,过了一、二季他发现扦插的铁观音茶苗,已有发芽,至1936年春成活有半数以上,很是高兴。回到圆潭就跟颜受足吹嘘:你的技术比我差,我用一叶一节扦插成活率比你育的高。颜不信,特地跟到王家看苗圃,才高兴地说:这样育苗会成活,那技术更高,既省茶穗,又省工。回家后,颜也就改用此法进行扦插育苗。
    我们问他,第二年成活了,你进行移栽了吗,他说:没有,当时茶苗虽成活了,但太小,直放到第三年春天才去移栽。(这个做法,也符合铁观音茶苗生长慢,当时他那样管理也比较粗放,长不高,前后三年才移植的客观实际)。
    至此(1936年),茶树短穗扦插育苗(一叶一节扦插)已在王成文手中成功地繁育出来了,并已形成了一套较完整的扦插技术。

    4、茶树短穗扦插的传播

    王成文短穗扦插成功的第二年(1937年),他又买了2~3斤的铁观音苗穗扦插。其堂弟王维显老茶农,也学习堂兄的技术,在自家园地繁育了0.3亩左右的梅占苗,获得成功。从一斤铁观音茶树短穗扦插成功,一下子扩大到0.3亩梅占苗的繁育成功,从小试验到大面积的再试验成功,可以说安溪茶树短穗扦插技术在1937年已出现了一个大飞跃。
    随之1938年虎邱乡罗岩村傅水寿,原在厦门林金太茶行当套茶师傅,因厦门被日本攻占失陷,他跑回罗岩落户,1941年到平原村王维显处当套茶箱师傅,发现王维显用单叶一节茶穗扦插能生根发芽,效果很好,返家后就仿效其方法在罗岩进行繁育,育出的茶苗自种一部份,又出售一部份,当时一株茶苗大约1分钱左右。之后1943~1944年,茶树短穗扦插法便在罗岩村传播开。
    在很早以前,罗岩村及安溪一些老茶区就有采取压条分株和长穗扦插繁育茶苗的做法,当发现傅水寿的育苗法更先进时,通过走亲戚、人流来往,茶树短穗扦插法又由罗岩村向临乡双都村、萍州村等地传播扩散。但当时茶树短穗扦插技术还都是在民间自行传播,没有文字总结和政府的组织推广。解放后,人民政府生产部门、科研院校对安溪民间的茶树短穗扦插技术逐步组织总结,编写教材资料,并进一步加以完善、规范推广。
    1952年,省农业厅派人与安溪县茶叶干部一起,在西坪茶区调查总结茶叶劳模的生产经验中,发现少数茶农用短穗扦插繁育茶苗。1953年省农业厅又派人到安溪县专题总结茶树短穗扦插技术。1955—1956年分别在安溪、政和、福鼎等县农场建立苗圃,开始大面积用短穗扦插法育苗。1956年省农业厅召集安溪、政和、福鼎等县茶叶干部在政和县农场现场交流茶树短穗扦插技术。并布置三县开展大面积采用短穗扦插法育苗任务。1957年农业部召集全国近百位茶叶干部在大面积育苗成功的萍州村观摩学习,此后茶树短穗扦插技术向省内外普遍推广。
    1978年安溪茶树短穗扦插技术获全国科学大会科技成果奖,这是安溪的荣誉。只是颁奖距发明年代已相距近半个世纪;受奖者并非王成文而是他人,一个解放后的茶叶生产劳动模范和集体(由于当时对安溪茶树短穗扦插是谁发明的众说纷纭,没有历史调查资料,直至颁奖后才有人提出争议)。但不管怎么讲,安溪西坪乡平原村王成文1936年就完整地创造了茶树短穗扦插技术,这点经调查论证后是可以认定的。解放后经人民政府生产技术部门、科研院校组织总结,进而加以完善规范推广,对我国茶树良种的选育、大面积良种茶苗的繁育,大面积茶园的种植与我国茶业生产发展,做出了巨大的科学贡献。其功不可没。

    本文的几点说明:

    1、王成文1936年创造了茶树短穗扦插的论证,依据有人证、物证,有地缘、地理传播过程的层层推证。

    人证、物证:

    如虎邱乡双都村李闲(1981年68岁)、萍州村也起角落张贪等老茶农,证实解放前他们从原来搞茶树长穗育苗改为短穗扦插是走亲戚从罗岩傅水寿学来的。罗岩村的林文同(大队书记)、林振成(大队长)、林忠洪(老茶农)证实,罗岩村茶树短穗扦插技术是1943至1944年傅水寿传来的。傅水寿则证实是1941年从圆潭产地王维显处学来的。王维显则证实其技术是1936年从其堂兄王成文处学来的。
1981年调查期间,王维显、傅水寿还带我们看了当年他们育苗的田地。

    地缘、地理传播推证:

    西坪镇平原村→圆潭村等→虎邱镇罗岩村→双都村→萍州村(以上都处于民间连乡传播阶段)→全县省内外全国(解放后政府行为的组织推广)

    调查发现:解放前,平原村地处偏辟、交通闭塞,茶树短穗扦插法1936年繁育成功后,传播不快,自傅水寿1941年到平原学习此法,带回罗岩后就比较快,较大范围向邻近乡的双都、萍州等地传播扩散。而且从地缘、地理关系来看,平原村距罗岩村6公里,翻过一个山就到。罗岩村又较平原地带,交通、文化较发达,是通往长泰县、漳州、华安的交通枢纽,人流来往较多,新的技术信息传播较快。而王成文的育苗技术反过来也由颜受足学习带回西坪圆潭,但传播不快,这可能与那带的地缘、地理关系有关,因平原村往西北向的圆潭村相距11公里,而且隔着一山又一山,与西坪乡所在地又是重山相隔,信息传播较慢,这也是符合地缘、地理环境条件限制的客观规律。

    2、调查时间1981年至1982年,提供相关资料的人员:傅水寿(原安溪城厢茶站退休茶师,65岁),王维显(西坪平原村人,70岁,王成文堂弟),王成文,本人80岁,王庆华(王成文之子,56岁),王汶(原平原村大队书记),林文同(原罗岩大队书记),林振成(原罗岩大队长),李闲(双都村老茶农,68岁)。张贪(萍州村老茶农),张梓世(萍州村人,老茶师),王万胜(西坪尧阳人,老茶叶技术员),叶福才(原安溪茶厂书记、厂长),李基修(原安溪茶叶技术干部,后调将乐县外贸局),陈清圳(原安溪县老茶叶科长)等人。
    1981年我们也到达西坪圆潭村调查颜受足,但当时颜已过世(比王成文年龄大),其家人及知情者解放前已往南洋谋生,当地老茶农介绍说,在30年代他们那一带都采用压条或长穗育苗。

    3、参与本调查人员:原安溪茶叶局干部谢志群、刘渊滇、陈桂芳、高金星。

    4、1952-1957年短穗扦插育苗法发现总结推广情况,系李冬水同志提供的。

    本论证材料,存有1981年至1982年多方面的调查资料和证明件。

 
责任编辑:千鹤茶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