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鹤茶苗为您提供优质茶苗

茶树常见病害:茶细蛾,茶叶斑蛾的防治方法

2020-06-10  作者: admin  来源: 未知  已阅读

一, 茶细蛾

茶细蛾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4-6mm,翅展10-13mm,头,胸部暗褐色,复眼黑色,颜面褐黄色毛。触角丝状,褐色。前翅褐色带紫色光泽,近中央处具一金黄色三角形大纹达前缘。后翅暗褐色,缘毛长。

 

2. 卵:长0.3-0.48mm,扁平椭圆形,无色,有水滴状光泽,幼虫体长8-10mm。

3. 幼虫:乳白色,半透明,口器褐色,单眼黑色,体表具白短毛,低龄阶段体略扁平,头小胸部大,腹部由前渐细,后期体呈圆筒形,能看见深绿色至紫黑色消化道。

4. 蛹:长5-6mm,圆筒形,浅褐色,腹面及翅芽浅黄色,复眼红褐色。茧长7.5-9mm,长椭圆形,灰白色。

茶细蛾发生规律与习性

浙江松阳每年发生7代,以蛹茧在茶树中下部成叶或老叶面凹陷处越冬,第二春4月成虫羽化产卵,第1代4月中下旬,第2代5月下旬,第3代6月下旬-7月上旬,第4代7月下旬,第5代8月下旬,第6代9月下旬-10月上旬,第7代11月中旬,4代后出现世代重叠现象,以5-6代危害最重。

 

成虫晚上活动,交尾,有趋光性。成虫羽化后2-3天把卵产在嫩叶背面,芽下第二叶居多,三叶次之,芽上少,一片叶上数粒至数十粒,1-3代每只雌虫可产卵44-68凿,余各代少。

1-2龄为潜叶期,3-4龄前期为卷边期,4龄后期,5龄初期进入卷苞期,把叶尖向叶背卷结为三角虫苞,隐匿苞中咀食叶肉,幼虫常转苞危害,把粪便堆积在苞内,严重影响茶叶质量。

老熟幼虫把苞咬一孔洞爬出后,至下方老叶或成叶背面吐丝结茧化蛹。该虫卵期3-5天,幼虫期9-40天,非越冬蛹7-16天,成虫寿命4-6天。

留养茶园及幼龄茶园芽叶较多,利其发生。每年夏季受害重,气温升至28度以上,成虫易死亡,产卵也少,7-8月危害较轻。主要天敌有锥腹小蜂,寄生率20%左右,多种蜘蛛捕食茶细蛾成虫,幼虫。

 

茶细蛾为害特点

幼虫喜幼嫩叶片取食为害,初孵幼虫1-2龄在叶背潜叶为害,随后卷边为害,在卷边内取食叶肉,后期将叶尖卷成三角形虫苞,在苞内取食。不仅影响产量,而且由于虫粪污染,影响茶叶品质。

茶细蛾防治方法

1. 分批及时采茶,注意采去有虫叶,减少该虫产卵场所及食料。

2. 加强茶园管理,发现虫苞及时摘除,集中烧毁或深埋。

二, 茶叶斑蛾

茶叶斑蛾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17-20mm,翅展56-66mm,雄蛾触角双栉齿状;雌蛾触角基部丝状,上部栉齿状,端部膨大,粗似棒状。

 

头,胸,腹基部和翅均黑色,略带蓝色,具缎样光泽。头至第二腹节青黑色有光泽,前翅基部有数枚黄白色斑块,中部内侧黄白色斑块连成一横带,中部外侧散生11个斑块。

后翅中部黄白色横带甚宽,近外缘处也散生若干黄白色斑块。卵椭圆形,鲜黄色,近孵化时转为灰褐色。

成熟幼虫体长20-30mm,圆形似菠萝状。体黄褐色肥厚,多瘤状凸起,中,后胸背面各具瘤突5对,腹部1-8节各有瘤突3对,张九节生瘤突2对,瘤突上均簇生短毛。蛹长20mm左右,黄褐色,茧褐色,长椭圆形。

茶叶斑蛾发生规律与习性

安徽,江西,贵州每年发生2代,以老熟幼虫于11月后在茶丛基部分叉处或枯叶下,土隙内越冬。

 

第二年3月中,下旬气温上升后上树取食。4月中,下旬开始结茧化蛹,5月中旬-6月中旬成虫羽化产卵。

第1代幼虫发生期在6月上旬-8月上旬,8月上旬-9月下旬化蛹,9月中旬-10月中旬第1代幼虫羽化产卵,10月上旬第二代幼虫开始发生。

卵期7-10天,幼虫期1代65天-75天,2代长达7个月左右;蛹期24-32天;成虫寿命7-10天。

成虫活泼,善飞翔,有趋光性。成虫具异臭味,受惊后,触角摆动,口吐泡沫。昼夜均活动,多在傍晚于茶园周围行道树上交尾。

雌雄虫交尾后1-2天产卵,3-5天产完,卵成堆产在茶树或附近其他树木枝干上,每堆数十粒至百余粒,每只雌虫产卵200-300粒。

雌蛾数量较雄蛾多,初孵幼虫多群集于茶树中下部或叶背面取食,2龄后逐渐分散,在茶丛中下部取食叶片,沿叶缘咬食致叶片成缺刻。

 

幼虫行动迟缓,受惊后体背瘤状凸起处能分泌出透明黏液,但无毒,老熟后在老叶正面吐丝,结茧化蛹。

茶叶斑蛾为害特点

幼虫咬食叶片,幼龄幼虫仅食下表皮和叶肉,残留上表皮,形成半透明状枯黄薄膜。成长幼虫把叶片食成缺刻,严重时全叶食尽,仅留主脉和叶柄。

茶叶斑蛾防治方法

结合耕作在茶丛根际培土,稍加镇压,防止成虫羽化出土。

2. 人工捕捉幼虫。

3. 生物防治,用青虫菌,杀螟杆菌和苏芸金杆菌每毫升0.25亿-0.5亿孢子液单喷。

4. 药剂防治,在低龄幼虫时喷药。

责任编辑:千鹤茶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