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鹤茶苗为您提供优质茶苗

茶树嫩叶上的“白馒头”——茶饼病

2021-05-27  作者: admin  来源: 未知  已阅读

2020 年11 月初,应浙江遂昌县茶叶站工作人员的邀请,笔者前往该县一块发病严重的茶园进行实地查看。现场发现许多茶树的嫩叶正面凹陷,背面凸起形成馒头状的疱斑,这就是本文要介绍的茶树上的一种真菌病害——茶饼病。

 

 

 

 

 

一、分布与为害

 

 

茶饼病又名叶肿病、疱状叶枯病,是重要的茶树芽叶病害之一。以云南、贵州、四川3省的山区茶园发病较重,近年来在浙江、福建、湖北、海南、广西和安徽等省亦有发现。发病初期,叶片正面出现淡黄或淡红色半透明小斑点(图1),随后病斑逐渐扩大形成表面光滑并向下凹陷的具色泽圆斑,但背面凸起呈满月状,上着生白色粉末状物(图2),病斑处肿胀,常导致叶片卷曲畸形(图3);嫩芽或嫩茎发病后,病斑表现出轻微肿胀且发病嫩茎常呈弯曲状肿大(图4)。发生严重时,整个茶园的幼嫩芽、叶和茎布满白色疱状病斑。发病后期病斑粉末状物消失萎缩形成褐色枯斑,严重时整个茶蓬的发病嫩叶呈焦枯状,并逐渐凋谢脱落(图5)。茶饼病直接影响茶叶的产量和品质,病芽叶制成的干茶味苦易碎。
 

 

 

二、病原菌生物学特征

 

 

茶饼病是真菌病害。病原真菌学名为Exobasidium vexans Massee,属担子菌亚门,外担菌目,外担菌属。茶饼病的病原菌需要在活组织内生活,当病组织死亡后,潜伏在其中的菌丝体也随之死亡。菌丝体无色,在病斑叶肉细胞间生长。圆月病斑上的白色粉末为子实层,由担子和担孢子组成。担子圆筒形或棍棒形,顶端稍圆、无色,顶部具有担孢子梗;担孢子呈肾形、长椭圆形稍弯曲及纺锤形(图6)。

 

 

 

 

 

三、流行规律

 

 

茶饼病属于低温高湿型病害,菌丝体潜伏于病叶的活组织中越冬和越夏。翌春或秋季,当平均气温为15~20 ℃、相对湿度高于85%时,菌丝体开始生长发育,产生担孢子。成熟的担孢子释放后经风雨传播,在合适条件下萌发并形成芽管经叶片表皮侵入细胞组织进行初次侵染,3~18 d 后可产生新的病斑,然后在病斑表面形成子实层。该过程中形成的担孢子成熟后再次传播侵染,1年中发生10多次再侵染,导致病害的流行。

 

茶饼病一般在春茶期和秋茶期发病较严重,夏季发病较轻。在西南茶区一般每年的2—4月开始发病,7—11月进入发病盛期,11月以后逐渐停止。在华东和华南地区,5—7月发病,9—11月进入发病盛期。海南一般11月至翌年2月进入发病盛期。

 

此外,茶树品种对茶饼病抗性不同,一般小叶种抗性强于大叶种。疏于管理、施肥不科学,采摘修剪不合理的茶园,发病较严重。

 

 

 

四、防治方法

 

 

茶饼病的流行受气候条件、地形环境、茶园管理和品种抗病性的影响。因此,在生产上要采取综合防治措施。

 

1. 农业防治

选种抗病茶树品种;勤除杂草,保持茶园通风透光;分批采摘,尽量少留嫩叶在茶树上,减少侵染机会;选择合适的修剪时机,使新梢抽生时避开病害发生期;及时清除茶树上的病叶;适当增施钾肥,以增强树势,提高茶树自身的抗性。

 

2. 药剂防治

一般在病害发生初期视天气情况及时喷药。药剂可选用250 g/L 吡唑醚菌酯乳油或悬浮剂1 000~1 500 倍液,或3%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300倍液等杀菌剂。非生产季节,可喷施45%石硫合剂晶体150 倍液或0.6%~0.7%石灰半量式波尔多液进行预防。

责任编辑:千鹤茶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