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鹤茶苗为您提供优质茶苗

中国茶树遗传育种40年(二)

2019-11-22  作者: admin  来源: 未知  已阅读

二、目前茶树遗传育种存在的问题

 

01

茶树主要性状的遗传规律研究仍然比较薄弱

 

02

育成品种多但突破性品种少

 

03

育种手段仍以传统方法为主,育种效率低的现象仍未得到根本改变

 

 

 

三、未来茶树遗传育种的发展方向

 

01

进一步加强茶树育种基础理论的研究

 

茶树育种基础理论的研究严重滞后于大宗农作物,控制品质、抗性、株型等重要农艺性状的遗传规律和相关基因的调控机制尚不明确。育种基础理论的缺失,造成茶树育种工作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和随意性,无法实现目标性状的定向育种。这既增加了育种工作的难度和工作量,又无法推出突破性的品种。因此,今后应突出茶树育种理论的创新重点,加大对茶树重要农艺性状遗传规律,特别是经典遗传规律研究和相关功能基因的研究投入,争取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茶树育种理论的重大突破,明确主要性状的遗传规律和相关基因的调控机制,为实现茶树的定向品种培育和分子育种奠定理论基础。

 

 

 

02

进一步加快前沿育种技术创新

 

在现代作物育种技术飞速发展的新时代,远缘杂交育种、分子辅助育种、转基因育种、定向诱变育种、航天育种等新的育种手段已经在其他作物上得以成功应用。今后,茶树育种应借鉴其他作物成功的经验,加强全国茶树育种优势力量的联合技术攻关,在困扰当前茶树育种新技术的技术瓶颈,如茶树远缘杂交、转基因育种、基因编辑育种、定向诱变育种、杂交胚早期挽救、育种早期鉴定、单倍体育种、分子设计和辅助育种等技术上实现大的突破,做好技术储备,占领世界茶树育种技术前沿阵地,为我国茶树育种实现大的突破提供技术支持。

 

03

以产业需求为导向,加快产业急需品种选育步伐

 

今后一段时期,应以产业需求为导向,在品种选育上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以满足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重点的多元化产品为目标的多类型茶树品种选育;二是以满足“机器换人”为目标的适合机采品种选育;三是以满足提高茶产品质量安全为目标的抗病虫、高肥效品种的选育;四是以满足应对频繁气候灾害的抗逆新品种选育。

 

 

《中国茶树品种志》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17月出版

 

 

《中国无性系茶树品种志》 杨亚军、梁月荣主编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8月出版

 

(内容详见:《中国茶树遗传育种40年》,中国茶叶,201941(5)1-6,作者:王新超,王璐,郝心愿,曾建明,杨亚军。图片来自网络)

 
责任编辑:千鹤茶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