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黄2号原名“缙云黄”,来源于缙云县当地群体品种中叶色自然黄化的突变株,由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缙云县经济特产站、缙云县上湖茶业专业合作社联合选育而成,2015年12月通过浙江省非主要农作物新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2019年10月获得农业农村部登记证书。中黄2号具有很多优良特性,适宜生产名优绿茶,深受茶农青睐。
为了让引种单位能更好地掌握中黄2号的优质高效栽培技术措施,实现良种良法,充分发挥中黄2号的优良品性,得到较好的生产效果,笔者根据多年试验和成功经验,总结了中黄2号茶树优质高效栽培技术要点供参考。
1. 园地的选择
茶树具有“喜温怕寒、喜湿怕涝、喜光怕晒、喜酸怕碱”的典型特点,中黄2号特异黄化茶树也不例外且要求更高。园地一般选择海拔800 m以下(以600~700 m为佳),坐北朝南、背风、阳光充足、有水源、坡度在25°以下的地块,以土层深度在60 cm以上、有机质含量丰富的酸性砂质土壤(土壤pH值4.5~6.0)为佳。
2. 开沟施底肥
底肥是移植前施入种植沟内的基础肥料,底肥能有效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理化结构;不施底肥种茶,根系生长浅,容易遭受干旱、寒冻危害。底肥一般以厩肥、堆肥等有机肥为主,一般每667 ㎡施用厩肥、堆肥等有机肥1 000~3 000 kg或施菜籽饼肥250~300 kg另加复合肥50 kg。未腐熟肥至少在种前2个月施入,以充分腐解,待土壤下沉后方可整地、植苗。种植时茶苗切不可直接与底肥接触,否则会造成烧苗。施底肥要求在9月底前完成。
3. 苗木的选择
选择中黄2号苗木时要选购标准茶苗,符合GB 11767—2003规定不低于二级的茶苗。优质茶苗地上部高度不低于20 cm,离地面10 cm处主干直径不小于2 mm,根系生长正常,无病虫害。
1. 移植时间
春季移植时间为2月中下旬至3月上旬,秋季移植时间为9月下旬至11月中旬,宜在气温适中的雨期前移栽。低海拔及冬季冰冻不严重的地方,且秋冬季雨水较多的年份,以及水源好的园地,建议在10月底前移植,秋季移植利于茶苗根系在冬季得到恢复,次年春便可正常生长。
2. 移植规格
单行双株种植方式:行距130~140 cm,株距30~35 cm,每穴2株。
双行双株种植方式:大行距150 cm,小行距30~35 cm,株距30~35 cm,每穴2株。
3. 移栽方法
栽植前,先将生根粉搅拌在黄泥浆里,再将茶苗蘸根处理,以促进伤口愈合和发根。栽苗时,一手扶直茶苗,一手将土填入沟中,逐层填土,层层压实,将土壤覆盖至不露须根时,用手将茶苗轻轻向上微微一提,使茶苗根系自然舒展。然后再适当加细土压紧,随即浇足“定根水”,再在茶苗根部覆些松土,一般栽到埋没根颈处为适度。
1. 茶树修剪
关键要做好幼龄茶树的定型修剪和青壮龄茶树的重修剪。幼龄茶树的定型修剪技术和普通适制绿茶的茶树品种一样,青壮龄茶树在春茶采摘结束后进行重修剪。
2. 茶园铺草
新种茶园宜在种植时铺草覆盖,成龄茶园一般选择在寒冬来临前或高温干旱季节前进行铺草覆盖。用杂草或作物秸秆等铺在行间,头尾相压,覆盖厚度5 cm以上。
3. 耕作除草
幼龄茶园因种植前已经深耕,当年可不必深耕;成龄采摘茶园一般在秋冬结合深施有机肥时深耕,隔行隔年轮换。深耕深度一般20~30 cm,不得小于15 cm。
幼龄茶园茶行之间易生长杂草,应适时浅耕除草,可采用防草布覆盖于茶行之间,有较好的防草保水保肥效果。对规模较大的茶园,适宜养羊控草,是一项安全有效、经济实惠的生态控草措施。
4. 科学施肥
黄化品种栽培中因种、因树择肥的现象比较突出,既要考虑肥料是否会造成土壤污染,又要考虑肥料是否会影响到黄化品种的特异性。过多使用无机肥尤其是氮肥,会影响芽叶黄化程度。基肥以早施为好,9月底至10月底施,施基肥最晚不过“立冬”。幼龄茶园施追肥一般每年2次,第一次追肥2月下旬至3月上旬、第二次追肥5月中下旬进行。成龄茶园追肥一般每年1次,夏茶前追肥宜在春茶结束后的5月中下旬进行。
5. 绿色防控
建议采用栽培措施确保茶园生态,减少和防治茶树病虫害;合理种植遮阴树、防护林,保护和利用当地茶园中的草蛉、瓢虫、蜘蛛、寄生蜂等有益生物,减少人为因素对天敌的伤害。茶毛虫、蓑蛾类、茶丽纹象甲等害虫为害可采用人工捕杀,或利用害虫的趋性进行灯光、色板、性信息素诱杀。病虫害发生高峰期,可使用如微生物农药、植物源农药、矿物源农药等进行防治,但应严格按茶树病虫防治指标、防治适期施药;尽量减少化学农药应用,控制环境污染。
责任编辑:千鹤茶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