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文同种同根生,品茗品艺品乡音。在中国闽台缘博物馆大厅内举行的“和谐海西·千人品茗”活动上,海峡两岸的有关专家学者,对闽台茶文化的交流合作,给予充分肯定。 张铭清(海协会副会长):茶文化是两岸共同点的形象代表 “茶文化是闽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两岸共同点的形象代表,很有象征意义。”出席品茗会的海协会副会长张铭清说。 闽台两地茶缘深厚。尤其作为台胞重要祖籍地的安溪,两岸茶文化交流源远流长。一方面,早在明万历年间(1573-1620年),安溪乡民就开始入垦台湾,拓荒种茶。清嘉庆三年(1798年),大量的安溪人移民台湾,带去茶苗,也带去安溪的茶俗。清光绪22年(1896年),安溪大坪乡福美村张尔妙、张尔乾兄弟将家乡的铁观音茶苗引入台湾。 另一方面,上世纪90年代初,不少台商在安溪从事茶叶加工经营,带来台式包揉机、除湿机、烘干机等台湾先进制茶机械设备,让安溪有机会学习吸收台湾先进技术,给安溪带来先进生产技术和经营理念,为安溪这一传统产业注入新活力,促进两岸茶产业繁荣发展。 张铭清认为,安溪铁观音已经是全世界都知名的一个品牌,安溪的茶叶传统制作工艺保存较好,在营销改良方面的一些经验值得台湾学习借鉴。而台湾这些年来对茶叶的发展也是非常引人注目的。比如,对茶叶的品种改良,制作工艺的提高,茶叶的经营都有独到之处。“我觉得在两岸茶业的交流上,安溪作为铁观音的故乡,有更多条件跟台湾同行切磋技艺,共同弘扬茶文化和闽南文化,续写两岸茶缘。”张铭清说。 管志明(台南大学附属高级中学校长):追求一种共同的文化品质 “现阶段,安溪铁观音跟台湾乌龙茶在整个茶风和市场口味上,都比较接近。”品茗会现场,台南大学附属高级中学校长管志明对记者说。 管志明分析,闽南人过台湾,安溪制茶师傅也把制茶技术带到台湾。现在,台湾制茶师傅又把台湾发展出来的技术带回安溪。在整个发展过程中,两边茶业的优点,包括种茶、制茶等涉茶的方方面面,现在都变成一种交流。 “两边的茶各虽有特色,其实两边的茶做法很像。”抿了一口安溪铁观音后,管志明继续谈到,他每次来参加文化活动,都会带一点台湾生产的茶叶送给这边朋友,而大陆朋友去台湾时,也都会附带茶给他。“事实上,互相送送茶,一起品品茶,本身就是一种文化交流,因为大家都在追求同样的文化品质。”管志明补充道。 管志明还向在座的安溪茶界人士建议,多用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来装饰茶叶包装,丰富茶文化内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