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鹤茶苗为您提供优质茶苗

唯一吃过Co(钴)国家级茶树良种‘中茶108’ | 品种

2020-07-07  作者: admin  来源: 未知  已阅读

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世界,一个品种可以造就一个产业”。本文简要介绍绿茶茶树良种‘中茶108’的育种过程。

 

108
 
 

灌木型,中叶类,植株适中,树姿半开张,分枝较密;

叶片长椭圆形,上斜状着生,叶色绿,叶面微隆,叶尖渐尖,叶质较薄;

一芽三叶百芽重25.5克,芽叶绿黄色,茸毛较少

春季养芽萌发特早,一芽一叶开采期较龙井4325

育芽能力强,产量高品比试验比福鼎大白茶增产67.16%,比龙井43增产22.88%

春茶一芽二叶干样约含氨基酸4.2%,茶多酚23.9%,咖啡碱4.2%,酚氨比5.69,制茶品质优,适制龙井和烘青名优绿茶;

抗寒、旱性较强,抗病性亦强,尤抗炭疽病;

适宜在西南、江南、江南和华南绿茶区栽培。

 

 

 


 

如此优异的中茶108’是如何选育出来的呢?这要从1986年说起。
 
 
1986年开始,收集了来自主要产茶地区(云南、广东、江西、湖南、安徽、四川、浙江)的17个品种的茶籽和6个品种的插穗作为诱变育种材料,然后对茶树的辐照诱变效应及适宜剂量指标茶树理化复合诱变效应及适宜的剂量指标茶树辐照损伤的生理机制进行研究茶树诱变技术及技术指标的建立,使得诱变育种有了可靠的技术依据。
 
茶树诱变技术及技术指标建立后,开始了采取大批量,多批次的方法,在适宜的诱变剂量范围内对插穗和茶籽实施了多批次诱变处理。鉴于茶叶生产和市场对早生优质绿茶品种的需求强烈,当时诱变育种方向主要为选育早生优质绿茶品种。
 
★诱变处理的选材:重点选用已有的早生优质绿茶品种的插穗和种籽(主要使用了龙井43、黄叶早、乌牛早、福鼎大白茶等品种)进行诱变处理,以期在早生优质方面上获得新的突破。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的研究者对插穗和种籽进行诱变处理。
 
 
 
★优异诱变材料的的发现1989研究者在对诱变材料的田间观察和研究中,筛选出1个生物学性状突出的单株龙井43品种插穗经9.5戈瑞60Co-γ辐照处理),它比对照品种龙井43提早萌芽2天,茶苗的高幅度,分枝数及常规品质成分等经济性状也显著高于对照品种命名为96号。
 
★品系区域实验八五”(19911995)期间,研究者96号等诱变株系继续进行株系鉴定和无性繁殖。根据株系鉴定实验的设计,96号被重新命名为辐II (即后来的中茶108)。通过辐II等生物学特征及常规品质成分的株系鉴定结果,在1993年秋我带领课题组规划设计并布置了对辐II(原名96)8个诱变品系的田间品比试验。实验进一步确定了辐II号具有发芽早,产量高,常规品质成分含量(特别是氨基酸的含量)高,酚氨比合理等优点。1995茶树育种新技术课题和辐II等优良诱变品系顺利地通过了农业部组织的专家验收。
 
★国内首个应用辐照诱变育种技术育成的国家茶树品种的产生八五之后,在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育种研究室的共同努力下,进一步补充完善了辐II品比试验的调查结果,完成了后续的区域性试验,明确了其适宜推广种植的区域。辐II也正式被命名为中茶108,于2010年通过了全国茶树品种鉴定委员会鉴定,成为国内首个应用辐照诱变育种技术育成的国家茶树品种。
 
总结
1986开始茶树诱变育种探索;1989年诱变优异单株“96号”被发现;1995诱变品系“96(福Ⅱ)通过农业部组织的专家验收;2010年“福Ⅱ”通过了全国茶树品种鉴定委员会鉴定,成为国内首个应用辐照诱变育种技术育成的国家茶树品种正式被命名为‘中茶108(中茶108);2020年中茶108’已在浙江、四川、贵州、湖北、湖南、陕西、重庆、江苏、安徽、广西、江西、河南、山东等省有引种栽培。
 
责任编辑:千鹤茶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