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中国春茶产销形势分折报告
中国茶叶流涌协会
为准确把握2018年度全国春茶产销动态,分析研判发展趋势,指导全国茶叶年度生产,中国茶叶流通协会联合全国相关茶叶主产销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省级茶叶行业组织,对2018年度全国春茶产销情况开展了专项调研。在调研基础上,结合相关政府部门数据,经与各省茶业组织会商,形成《2018中国春茶产销形势分析报告》。具体如下:
一、2017年全国茶叶产销形势回顾
截止至2017年底,全国茶园面积总面积4588余万亩,开采茶园面积3778万亩。茶园结构持续优化,无性系良种茶园面积比例达60,9%;茶园平均亩产量60.3公斤,亩产值3920多元。干毛茶产量为260.9万吨;干毛茶总产值达到1907.6亿元。名优茶产量127.4万吨,产值1427.8亿元;大宗茶产量133.5万吨,产值479.8亿元。产品结构继续优化,比例更加均衡——红茶、黑茶、白茶均增产10%以上,绿茶、乌龙茶占总产量的比重持续下调;柑普茶、柑红茶、花草茶等特色产品以及超微茶粉、抹茶、茶饮料、茶保健品等精深加工产品增加。各地大力推进标准化生产,打造了-批绿色优质产品生产基地,创响了一批有影响的公用品牌和知名品牌,促进质量效益提升,绿色安全稳定向好。
总体来看,国内市场依旧是拉动中国茶叶经济发展的主动力源。2017年,国内茶叶年消费量达到190万吨;市场销售额达到2353亿元,销售均价约为124元/公斤。高档茶价格平稳、销量略减,中低档茶价格差距继续缩小,价格略升、销量稳增。各茶类消长格局相对稳定--绿茶仍是主导茶类,黑茶、红茶、白茶增速较快。电商渠道发展进入自我调整期;批发市场亟待转型升级;连锁门店形成新零售模式,成为企业营收主进口;商超零售继续保持稳定。国内茶叶消费群体继续保持增长,预计将达到4.9亿。茶叶出口量额持续攀升:2017年出口总量35.5万吨,出口额达16.1亿美元,出口均价4.54美元/公斤:中国茶叶出口至128个国家和地区,其中超过万吨的国家和地区为12个,占全年出口总量64.8%。
二、2018年全国春茶产销形势
(一)生产情况
1、天气状况
1月25-28日,全国大部分地区出现大到暴雪天气,各地茶园紧急采取防冻措施,以保证茶树顺利过冬。进入2月,各地天气逐渐转好,处于稳定上升态势。3月初,天气继续保持良好,茶树迅速抽芽,各地早春茶品种开始采摘;3月中下旬至清明节前,各地天气以多云为主,气温持续上升,均温较去年同期略升,浙、皖、闽、豫、湘、鄂、粤、桂、川、黔、滇、渝等主产省全面开采。清明节至谷雨节气前,各地气温正常或略高,大部分地区出现降水。在灾情方面。3月9-10日,浙江部分平地缓坡茶园受到霜冻、福建北部高山茶区有霜冻天气,但对整体春茶生产影响不大;4月4-5日,浙、徽、豫、川出现倒春寒,阴雨天气使春茶采摘受阻;4月12-13日,浙、皖、赣、桂、贵、川、渝等地强降水使春茶采摘短暂受阻。
2、采摘情况
全国早春茶区普遍在春节前后进入采摘期。按照农历时间,今年早春茶整体提前15-20天进入采摘期。1月11日,云南最早开始采制,采制周期同比去年延长约-周;1月15日,贵州黔西南州茶区开始采制春茶;2月9日,“第十一届中国·宜宾早茶节”开园采摘活动在兴文县举行。春节(2月16日)过后至3月初,贵州、四川、广西、浙江南部、福建北部、云南等大部分种植乌牛早等早春茶品种的茶区从初采期进入盛采期;3日,贵州都匀市迎来开春第-批茶芽,较同期提前一周左右;7日,江西婺源少量茶叶品种开始采制;8日,湖南东部炎陵县、粤北英德茶区开采;10曰,福建福鼎地区也开始少量采摘,而四川茶区则于当日全面进入旺采期;在其它地区,采摘节奏也逐渐加快;12日,湘西保靖县采摘新茶,云南临沧、西双版纳、普洱等地茶叶纷纷采摘;15日,江西遂川狗牯脑采制上市,同日浮梁县少部分采摘,广西百色、桂林等地陆续开采;18日后,保山、德宏、大理等茶区相继开采;21日,湖南、贵州迎来采摘高峰期;26日,云南各名茶区纷纷进入采摘高峰;28日后,广西采摘高峰开始逐渐减弱;30日,广东高山茶园也进入开采期。4月4日,湖北、四川各产区全面进入旺采期:5日,浙江早熟品种大面积开采,群体种开始采摘,安徽也于当日全面开采,山东日照绿茶有少量开采;5日至20日,全国大部分茶区全面进入雨前茶及大宗绿茶采摘阶段;20日前后,山东日照、青岛等地开始采摘。
根据中国茶业指数之名茶采摘指数显示:中国绿茶六大标杆-西湖龙井、碧螺春、黄山毛峰、六安瓜片、信阳毛尖、太平猴魁依次在3月17日、3月22日,3月24日、3月25日、3月27日、4月9日进入开采期,并先后于3月31日、4月1日、4月3日、4月13日、4月10日、4月15日进入盛采期。
在其它茶类方面。3月中旬,广东去乌龙茶中低山茶园开始采制;3月下旬,广东乌龙茶高山茶园、福建白茶和云南白茶开始采制;10日,福建武夷山市春茶开采;安溪春茶的集中采制比往年有所推迟,4月15日主要是色种茶集中采摘、上市,4月20日开始,外安溪铁观音陆续上市;本调查期内,各地红茶也开始与明前绿茶同步采制。
3、产量质量
(1)产量稳中略增
据调查汇总:2018年,全国春茶特早茶采制提前、产量略增,早春茶此消彼长、产量持平,明前茶进展顺利、稳中有增,雨前茶囿于温度、有所减产,总产量增幅估计在5%以内。2月底至3月初,除四川雅安受寒潮影响产量略降外,四川其它地区、重庆、广西等地早熟品种产量同比持平,贵州有所增加。3月上旬,浙江、江西、湖北、湖南等地早春茶产量稳定,但福建优质鲜叶因升温过快而出现大范围减产。3月中旬至清明节前,安徽、河南、广东、云南等省春茶产量较去年有所增加,其中,广东春茶产量达到4万吨,比去年增10%以上;云南春茶产量预计在4000吨左右,比去年增长约15%。清明前后,降雨、寒潮天气使安徽、浙江、四川、湖北等地名优茶采制受限,产量略有下降。至谷雨节气前,全国各主要春茶产地气候条件利于春茶生产,仅12日前后在江南、华南茶区出现小范围降温,但对春茶总体影响较小。山东地区由于越冬防护不到位和春季气温骤变,早期绿茶产量下降,后期有所增长。4月间,受强对流天气影响,福建-些主产茶区遭受了冰雹灾害,受灾面积超过5万亩,使得今年的铁观音、大红袍春茶产量略有下降。
(2)质量同比持平
进入2018年,中国南部地区普降大雪,对茶树生长有益无害。茶树的病虫害、虫孔基数因大雪降临直线下降,再加上低温天气使昼夜温差变大,茶树内含物质积聚,春茶质量、口感得到保障。据浙南茶市反映,早春茶叶品质好于往年。3、4月份,南方整体气温较往年偏高,阴雨天气明显减少,对春茶质量有所保证,但后期忽高忽低的气温对雨前茶质量造成-定影响。
分省来看,安徽、湖南、广东、云南、贵州温度适中、干湿适宜,茶芽饱满肥壮,茶青品质较去年更胜-筹;河南虽然在清明期间突然降温并出现短暂霜冻,但总体影响不大,质量与去年持平;湖北严控生产端,春茶质量明显优于往年。广西茶区早期茶芽质量较高,但后期日照偏多,气温偏高导致水份不足,影响了叶芽质量,总体质量持平。福建近年因加强了科学种植、生态茶园的推广工作,故而,虽有前期阴雨天气影响,但茶树营养均衡,鲜叶内涵丰富,使今年乌龙茶质量得以提高。
4、人工成本
从全国范围看,春茶采摘工的季节性短缺问题有所缓解,这主要得益于茶叶助农增收作用凸显以及劳动力季节性流动,其中以贵州最为明显,由于“双省开采”策略,促进劳动力流动,采工紧张有所缓解,工资在90-130元/天。但在经济发达与中等发达的产茶省中,用工紧张的现象仍较为明显。广东薪酬持续上涨,同比增长约9%;浙江也继续以往用工紧张的态势,特别是在3月底,因气温上升过快,茶芽长势过猛,造成采工稀缺,甚至出现了短暂性的采摘工资与茶青价格倒挂的现象。在安徽,采茶工工资在130-160元/天(包吃住),同比去年继续上升;而在广西,则为80-120元/天,也同比去年略增。
(二)销售情况
1、产区市场
(1)鲜叶价格继续提升2月份,贵州茶青收购价格大约为90-140元/公斤,较去年上涨20-30元公/斤,最贵的春芽甚至达180元/公斤;四川茶青价约200-260元/公斤;广西茶青收购价在30-60元/公斤。进入3月,浙江松阳等地茶青价格在180-250元/公斤,浙南其它地区鲜叶收购价也超百元,较之去年上涨近25%;福建福茶青收购价格约为160-240元/公斤,较去年同期上涨50%;安徽鲜叶收购价较去年继续增长,价格在110-380元/斤;湖北各地茶叶鲜叶价格普增,为110-160元/公斤,增幅保持在15-20%;湖南鲜叶价格低开高走,单芽鲜叶价格由150元/公斤上升至200元/公斤,-芽-叶鲜叶收购价格-直稳定在100元/公斤左右;四川蒙顶山茶价格约为160元/公斤左右,总体上涨15-20%;贵州鲜叶收购价升高至160-350元/公斤;云南鲜叶收购价也较去年同期上幅35-50%。总体看,茶青价格整体上涨10-20%。
在名茶方面,西湖龙井的鲜叶收购开秤价1000-1400元/公斤,到调查期末降至100-460元/公斤;洞庭山碧螺春鲜叶收购开秤价1200-1400元/公斤,期末为200-500元/公斤;黄山毛峰鲜叶收购开秤价520-560元/公斤,期末为30-50元/公斤;六安瓜片鲜叶收购开秤价300-400元/公斤,期末为140-400元/公斤;信阳毛尖鲜叶收购开秤价240-350元/公斤,期末为120-220元/公斤;湄潭翠芽由4月1日的140-180元/公斤逐渐稳定在110-160元/公斤。至调研期止,与去年相比,六安瓜片价格比增20%;湄潭翠芽比增10%;西湖龙井比增5-10%;太平猴魁比增5-8%;信阳毛尖、碧螺春的早春茶价格比增10%,但后期价格比去年稳中略减;而黄山毛峰受天气影响收购价同比减少8-15%。福建安溪铁观音毛茶平均收购价格90-120元/公斤,较之去年提高10%左右。
(2)成品价格同步提升
2月至3月上旬,早春茶产地交易市场火爆,来自山东等北方地区的采购商纷至沓来忙于采购。浙江松阳茶市的乌牛早茶交易价格在1400-1800元/公斤,广西西山茶交易价格在800-1600元/公斤。
3月中旬至清明节前,受鲜叶价格上涨、劳动力成本稳增等因素影响,产区成品茶交易价格总体增长15%-50%。安徽成品茶交易价在900-2600元/公斤,同比上涨约15%;湖北中档名优茶在100-240元/公斤,高于去年同期90-200元/公斤的水平;湖南春茶交易价在2000-3000元/公斤;广西成品春茶价格为1600-2000元/公斤;四川蒙顶黄芽批发价格为1000-1120元/公斤,甘露批发价格为700-1000元/公斤;云南早春毛峰、银丝的市场售价在1200-2400元/公斤,较去年同期涨15%左右;福建白茶价格随原料价格的上涨增长30%-50%;广东成品茶均价在660-700元/公斤;云南白茶交易价在240-360元/公斤,滇绿交易价在180-1360元/公斤,广东英德红茶均价在660-700元/公斤。明后雨前,各地成品茶价格继续保持稳定。
2、销区市场
据山东茶叶市场反映:四川宜宾早茶、贵州春茶于3月初上市,均价为800元/公斤:浙江春茶价格在1000-1600元/公斤;批发交易较为活跃,价格同比上涨30-50%。3月5日,四川绿茶亮相京城老字号,售价3600元/公斤;随后,早春精品纷纷上市,贵州春茶价格6000元/公斤,广西春茶均价4400元/公斤,较去年增长10%:西湖龙井茶价格保持在17600元/公斤以上,其它名优茶均价约为6000-10000元/公斤,整体销售额较去年同期增长约30%。作为销区市场,山西省由于消费量持续扩大,茶叶市场的数量有所增加,消费群体主要以中档茶为主,消费较为理性,价格维持在400-2000元/公斤。
从消费者反馈看,2018年,消费者对明前茶的追捧力度不逊往年,购买热情依然十分高涨,中青年继续担当消费主力。从销售渠道看,电商平台交易活跃,茶叶销售由传统的线下交易正快速向线上交易过渡。国内主要电商平台纷纷开启明前茶预售模式,西湖龙井和碧螺春为代表的明前茶备受电商平台青睐并力推,销售额同比去年增幅较大。据京东反映,今年京东春茶季的销售比去年提高近150%。线上线下结合已经成为消费主流趋势。
三、预测与建议
(一)形势预测
1、根据目前汇总情况看,2018年全国春茶总产量略增,估计在125-135万吨,均价略高于去年。据此推算,预计2018年全国茶叶总产量约在270-280万吨;农业产值将突破2100亿元。名优茶产量出现回升,大宗茶产量与去年持平;名优茶产值增幅较上年有明显增加,大宗茶产值增幅较上年略有增加。
2、从当前春茶市场购销两旺的形势看,茶叶供给侧结构性调整逐步到位,预计2018年国内消费总量将接近200万吨,销售额突破2400亿元;库存增量将不会明显增加;名优茶为主体的内销格局不会改变,中国茶业已经开始从区域公用品牌向企业品牌转化;以消费者为中心的创新产品、定制产品继续增多;连锁专卖店与互联网融合而成的新零售模式渐露商机;批发市场在升级改造后重新定位而出现复苏;茶业电商、微商的线上线下融合已成必由之路;终端消费主要模式从茶叶连锁店向现代茶饮店转变。
(二)相关建议
1、加快茶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目的就是提质增效。基于对今后-段时期中国茶叶总量将继续增加的趋势判断,我会建议:通过增量改革促存量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产业质量;优化产品结构、提升产品质量;优化流通结构,节省交易成本;优化消费结构,实现消费品不断升级,实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优化产权结构,实现国进民进、政府宏观调控与民间活力相互促进。以改革稳固行业发展成果,以改革提升行业发展成效。
2、推动茶业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发展茶产业既可提高茶农收入、振兴区域经济,还可保护生态、发展旅游,又可提升地方的文化格调与内涵,分别对位茶产业发展、茶旅一体化与茶乡建设、茶文化普及、茶人精神促进社会和谐及帮助茶农增收致富。为此,我会倡议茶产业应将发展路径与国家总体部署进行主动对接,规划先行、精准到位、有序推进;以精准扶贫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主切入点、重点突破,兼顾茶旅游及农村电商渠道的搭建,进-步推进文化与精神层面建设。为发挥行业示范引领作用,我会新成立了中茶协茶旅工作委员会,并整合协会已有专委会等资源,与全行业共同落实推进。
3、加强诚信建设营造良好生态。社会信用体系关乎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率,信用成本与实体经济运行成本、信用软实力与国际竞争优势都密切相关。中国茶业信用体系目前尚有待健全,因此推进信用建设正是时代所需、强业之要。为此,协会计划在国家发改委等部委指导下,贯彻落实相关文件精神,积极对接业内外各有关单位,发挥多方合力,联合落实推进;协调组织行业内企业自愿参与,大力倡导行业自律,提高企业诚信意识:并依托现代信息技术优势,加快信用服务市场发展,提升信用服务质量和水平。
4、整合区域品牌发展集群品牌。目前,国内茶叶区域公用品牌已迅速发展至200余个,对于中国茶产业继续坚持名优茶发展之路、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但随着WTO的不断推进,愈加开放的市场需要企业或产品品牌更加清晰,对企业规模、产能、产品结构、品牌主体等要素提出明确要求。为此,中国茶叶流通协会牵头成立了中国茶叶集群品牌联盟,按照国家品牌发展战略的统-部署,积极发挥协会的协调引导等中介职能,通过落实集群品牌发展的系列举措,实现横向联合、纵向拓展,进-步强化中国品牌力量,以扩大中国茶业的国际影响力。
(文字整理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信息宣传部)
联合发布单位(各省按行政区划排序):
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北京市茶业协会、内蒙古茶叶流通协会、山西省茶叶学会、河北省茶叶流通协会、辽宁省茶业协会、上海市茶叶行业协会、江苏省茶叶协会、浙江省茶叶产业协会、安徽省茶叶行业协会、福建省茶叶协会、江西省茶叶协会、山东省茶文化协会、河南省茶叶协会、湖北省茶叶协会、湖南省茶业协会、广东省茶业行业协会、广西茶业协会、重庆市茶叶商会、四川省茶叶流通协会、贵州省茶叶协会、贵州省绿茶品牌发展促进会、云南省茶叶流通协会、陕西省茶业协会、海南省茶叶协会
责任编辑:千鹤茶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