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末我们迎来了节气——大雪。掐指一算,距离下个节气“冬至”仅剩11天,相信大家早已经裹上了厚厚的冬装,等待数九寒天的到来。
随着气候的变化,茶树也迎来了严峻的挑战, 当低空或土壤温度降至0°C以下,茶树植株体内发生冰冻,就会造成茶树冻害甚至死亡的现象,影响茶叶的产量和品质。茶园应该积极做好冬季防的措施,以确保来年茶叶丰收。
01
茶园冻害的原因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茶树冻害的实质是什么?
低温引起细胞结冰,当温度下降到零下1度时,细胞间的自由水结冰,引起细胞收缩,细胞内的水分逐渐向外渗透,细胞间的冰晶越结越大,细胞浓度不断不断增大,使原生质脱水变质而凝固,导致细胞死亡。这种冻害,受冻叶多表现为赤枯状。
茶树受冻后,当温度突然升高迅速解冻时,茶树生理机能较活跃,细胞间隙水还来不及被原生质吸回就蒸发掉了。遭强冷寒风吹击,叶片水分蒸发超过细胞原生质的吸水速度,导致茶树体内水分欠缺,形成生理干旱,叶片失水而凋萎。这种受伤害细胞死亡速度快,长呈青枯状。
茶树冻害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多数研究者认为茶树冻害与低温及其持续时间,茶树品种以及茎叶上附生的微生物等因子密切相关。
研究证明,低温是冻害发生的最主要因子。
气温低于0℃时乔木型或半乔木型的大叶种茶树会受冻,灌木型的中小叶种茶树在-10℃才会出现冻害。低温持续时间越长,茶树受冻愈重。
茶树抗冻能力因品种不同而异,日本对来自21个国家的茶树进行抗冻性研究表明:中国、日本、朝鲜的茶树品种抗冻性强,而印度、斯里兰卡、缅甸等国的茶树品种抗冻性弱。
我国研究者认为,我国北方的茶树品种抗冻能力较强,南方的茶树品种易受低温危害。
研究发现,茶树的冻害与其茎叶上附生的微生物密切相关,茶树芽叶上的冰核活性细菌能诱发叶片冻害,加重茶树冻害的程度。
此外,如茶树的树龄、树势、立地纬度、海拔高度、地形、地势、土壤条件、施肥水平、寒潮来势的缓急、降温时的风力、湿度及冻后解冻的天气条件等都是茶树冻害的因子。
02
茶树冻害的类型
根据茶树的生长季可分为越冬期冻害和萌芽期冻害,萌芽期冻害对来年春茶的产量和品质影响最大。
(一)越冬期冻害
茶树在越冬期,下雪后连续阴雨结冰,这时茶树处在-5℃左右的低温条件下,茶叶由于蒸腾失水过多而出现寒害,受害叶是赤枯状,茶苗因为土壤结冰抬起,根部松动,细根拉断干枯死亡。
(2)干冻:
又称“乌风冻”,是在强大寒潮袭击下,温度急剧下降,还有干冷的西北风,风速达到5m~10m时,叶片被吹落,茶树体内水分迅速蒸发,水分不能保持平衡,茶叶多呈现青枯状卷缩,随后脱落,茶树枝条也干枯裂开。
(3)雪冻:
覆盖雪可以保温,但在融雪时吸收了茶树和土壤中的热量,再遇到低温时,地面和茶叶表面都会结成冰壳,出现覆盖融化结冰解冰再结冰的现象,这种骤冷骤热,一冰一化,会造成茶树的冻害,受冻的位置大部分出现在上部树冠,向阳面往往受害较重。
(二)萌芽期冻害
茶树萌芽期冻害主要是霜冻。
霜冻是指受冷空气的影响,地面和茶树辐射散热变冷,地面温度气温骤降到0℃以下发生的。
霜冻分为早霜冻和晚霜冻,早霜冻多发生在秋末,晚霜冻多出现在3~4月份,这时的危害性比早霜冻大,因为此时已经是春回大地,茶芽开始萌发,有的早发芽品种已经长成一芽一叶,如果在这时遭遇晚霜冻,轻则造成芽叶焦灼,产生“麻点”现象,严重则会造成成片已发萌芽叶焦枯,严重影响名优茶的质量和产量。
03
越冬茶园管理措施
合理运用各项茶园培育管理技术,提高茶树抗寒能力,取得安全越冬的效果。
春、夏茶视茶树长势留余叶或1 叶采,秋茶留1~2叶采,至“白露”适时封园停采,使秋季叶片充分成熟,提高茶树抗寒力。
幼龄茶园最后一次打顶轻采后至越冬前不再抽发新芽为宜。
茶园施肥要做到“早施重施基肥,前促后控分次追肥”。
基肥的施用时期为9月下旬,基肥应以有机肥为主,配施磷钾肥。分次追肥,即春、夏茶前追施氮肥,可在该季茶芽萌动时施用,促进茶树生长;
茶园行间铺草可以增加地温,降低土壤冻土层深度,减轻根系受冻程度;铺草可使夜间茶树气温提高1~2℃,材料可选用作物桔杆、无籽杂草等可使茶树安全越冬。
04
受冻茶树补救措施
降雪过程中,不要马上对幼龄茶树上的积雪进行清理。当气温回升,开始升温,再及时人工清理积雪,减轻化雪引起的低温对茶苗的伤害。
当气温回暖时,要及时对受冻害茶园进行检查,如果发现枝条受冻害,应该及时修剪,将受冻害的枝条全部剪除。
受冻害较轻的,可以轻修剪;受冻较重,出现茶树枯枝死亡的,应及时补栽壮苗。
冻害对茶树来说是一种创伤,势必损耗茶树体内储藏的养分,尤其幼龄茶树,容易失去蓬面功能叶,而幼龄茶园以培养树冠为主,因此必须及时追施速效氮肥。
对于根系受冻茶树,可在新发枝上叶片成熟后进行根外追肥。
【文章参考:中国农业推广网、吴礼辉《浅谈茶园冻害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责任编辑:千鹤茶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