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茶园生态环境是茶园管理的一项重要举措。事实上,茶叶品质的好坏,除了与加工技术等因素相关外,更与茶园的生态环境有着密切关系。
我国许多茶叶产区处于降水不平衡状态,特别是遇干旱气候会严重导致茶叶减产和品质的下降。现今还有许多茶园没有完善的水利设施,靠天种茶的现象十分普遍,茶园水源涵养就尤显重要。所谓水源涵养,就是指养护水资源的举措。这一技术要求可归纳为两大类:一是增加茶园土壤蓄纳水分的能力;二是尽可能降低土壤水分散失。
1.坡地茶园在上方和园内加截水横沟,并做成竹节沟形式,能有效地拦截地面径流,使雨水蓄积于沟内,再慢慢渗入土壤中,这是有效的茶园蓄水方式。同样,梯级茶园内侧也要求开设竹节沟。
2.山坡坡段较长时,适当加设蓄水池(如下图),对提高茶园蓄水能力也有一定作用。
3.开挖较大蓄水池。选择园区低洼地段开挖蓄水池(如下图),起到多雨能蓄、涝时能排、缺水能灌的作用,这对改善园区生态环境有显著作用。按平均1公顷布设容积5~10立方米的蓄水池的要求设计。
4.植树造林。在茶园路边、田边、地角植树造林,扩大园区树木覆盖率,增加绿化是加强水源涵养的主要技术措施之一。植被素有“绿色水库”之称,具有涵养水源、调节气候的功效,保护植被是促进自然界水分良性循环的重要途径。在茶园周围多植树木还具有缩小环境温差,使气候变化趋向和缓,增加空气湿度的作用,十分有利于茶树生长和提高茶叶品质,这是改善生态条件、涵养水源的有效方法。森林树木还具有削洪抗旱功能和净化水质等作用。
1.地面覆盖。地面覆盖是控制土壤水分散失效果最好的措施,最常用的方法是铺草。这是我国许多茶区的一项传统栽培经验,其保水效果十分显著,尤其在夏季能大幅度提高保水效果。
2.合理布置种植行。茶树种植的形式和密度对茶园内承受降水的流失有较大的关系。一般条式密植优于丛栽和稀植,山坡地水平种植优于顺坡种植。
3.耕锄保水。秋季茶园应及时中耕除草和深翻,俗话说“锄头底下三分水”,土壤板结易影响雨水下渗。
现在正值茶闲时节,各地可根据实际状况,因地制宜实施茶园水源涵养措施。
责任编辑:千鹤茶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