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鹤茶苗为您提供优质茶苗

武夷岩茶自然生态环境与品质

2020-11-07  作者: admin  来源: 未知  已阅读

武夷山历史悠久,物华天宝,人文荟萃,是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地,是中华十大名山之一,名山出名茶,名茶耀名山,名山名茶交相辉映。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环境是不可复制的。武夷岩茶品质卓越,风格独特,为全国十大名茶之一。

 

影响武夷岩茶品质的因素很多,从茶树品种、茶园栽培管理、鲜叶采摘、加工工艺、制茶器具、设备到拼配包装和贮运,贯穿整个茶叶生产和流通全过程。但是自然生态环境(条件)更是影响岩茶品质的主要因素。

 

 

 

 
 
自然生态环境与岩茶品质的关系
 
 

 

 

1.土壤及土壤酸碱度对岩茶品质的影响

 

武夷山下部为石英斑岩,中部为砾岩、红砂岩、页岩、凝灰岩及火山砾岩五者相间成层。茶园土壤之成土母岩,绝大部分为火山砾岩、红岩及页岩组成。武夷茶园土壤系烂石或砾壤,而且土壤有机质和微量元素含量丰富。

 

在适宜的pH值4.5~6.5条件下生长的茶树,有机物质的合成与积累较多,光合作用产物糖类含量增加,儿茶素、茶多酚含量较高。武夷山茶区土壤pH值在3.5~6.5间,适宜的pH值条件下,茶树旺盛生长,积累干物质,获得高产,茶多酚、氨基酸等与品质有关的成分才能更多地合成。

 

2.光照对岩茶品质的影响

 

武夷山森林植被茂密,山间常年云雾缭绕,形成散射光多,少阳多阴,日照时间短,优越的自然条件是形成岩茶品质的物质基础。

 

3.温度对岩茶品质的影响

 

茶树在长期系统发育过程中,形成了喜温、喜散射光、耐阴的生态遗传特性。武夷岩茶茶区,气候温和,冬暖夏凉,年平均温度在18 ℃上下,适宜茶树生长。

 

4.水分对岩茶品质的影响

 

茶树喜湿。武夷岩茶茶区雨量充沛,年降雨量2000 mm左右,年平均相对湿度约80%。正如沈涵《谢王适庵惠武夷茶诗》云:“香含玉女峰头露,润带珠帘洞口云”。优越的自然条件孕育出武夷岩茶独特的韵味。

 

5.海拔和纬度对岩茶品质的影响

 

北纬30°地带的两侧是茶叶生长的黄金地带,武夷山介于北纬27°~28°,刚好位于此黄金纬度。武夷山在武夷山脉的东南坡,是典型的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武夷山脉的北面阻挡了南下的冷空气,武夷山脉南坡是东南季风的迎风坡,水汽充足,每年冷暖气流在此频繁交汇,降水充沛,气候总体温暖湿润。武夷山平均海拔650 m,年平均气温较低,茶多酚合成和积累较少,氨基酸、蛋白质等含氮物质相对较多,制作的岩茶品质较好。

 

 

 

 
 

改善茶园生态环境的建议

 
 

 

 
 
 

1.营造防护林和遮阴树

 

设置防护林和遮阴树,能防止寒流侵袭,减少地表径流,保持水土,增加土壤水分和养分的积累,减少直射光,增加茶园内的漫射光,有利于含氮物质形成,碳氮比值减小,从而有助于营养生长,促进茶芽萌发,提高鲜叶度。

 

设置防护林和遮树,在炎热的夏季可增加湿度,减低温度。植遮树的茶园,茶芽萌发多嫩度好,产量高。据研究,当遮度达30%~40%时,可促进有机物积累,碳代谢受到抑制,糖类、多酚类含量下降,氮代谢增强,全氮、咖啡碱、氨基酸含量增加,有利于岩茶品质提高。

 

 

2.间种绿肥、田间铺草

 

茶园间种绿肥,能改良土壤理化性状,防止水土冲刷,有保肥造肥、蓄水防旱作用,而铺草不仅能提高土壤肥力,增强蓄水保水能力,而且可以使地温夏季降低,冬季升高,有利于鲜叶内含物的增加。

 

 

3.改善茶园水利条件

 

改善水利条件,在旱季进行灌溉,不但可以增加茶树水分供应,还能有效地改变茶园小气候,降低地温,提高地湿,有利于含氮化合物的合成,提高鲜叶嫩度。

 

 
 
 
结语
 
 
 
 

总之,因地制宜,综合利用,努力从改善生态环境出发,逐步使茶园环境“园林化”;加强防护林和遮阴树的建造,从培养地力,改良茶园土壤环境着手,加强茶园水利建设,是保护生态,改善环境的重要措施。

 

因此,岩茶工作者、生产加工者,今后须把注意力转向重视茶园生态这方面来,以期在提高茶园单位面积产量的同时,努力提高单位面积经济效益,依照价值增值的生态经济原理和规律去做。

 

责任编辑:千鹤茶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