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这期开始谈闽南茶,谈论茶的书不少,谈全国茶的,闽南茶只有麟毛凤角,谈安溪茶的又不谈闽南茶,所以就找不到闽南茶资料。这里搜集全国有关闽南茶资料编纂而成,许多不见网上。
首先是闽南茶是以乌龙茶为主,乌龙茶产区是以闽北、闽南、广东和台湾为主要四大产区,在这里主要谈闽南茶,其他基本不涉及。闽南茶产区也比较广泛整个闽南地区基本都有产茶,以下就闽南茶的20个方面进行开讲,不一定多长时间一讲,但一讲在一个版面中连载完,篇幅较长,没有兴趣大可不必看,但是你能从头看到完,又都记住,肯定能成为茶道高手。下面先谈闽南茶有多少品种,先谈安溪,然后永春、平和、华安等,一个一个的谈过来。
闽南茶区的乌龙茶主产地安溪县以铁观音、本山、黄棪、毛蟹4个品种为主,还有奇兰、乌龙、梅占等;永春县以水仙、佛手为主;平和县以奇兰为主;龙海县以本山、梅占为主;惠安县以本山、黄棪为主;诏安县以八仙茶为主;华安县以肉桂、铁观音、黄金桂、丹桂为主。目前,福建省已通过审查认定的国家级乌龙茶良种有铁观音、黄棪、本山、毛蟹、水仙、大叶乌龙、梅占、八仙茶8个,已通过审定的省级乌龙茶良种有佛手、肉桂、白芽奇兰、杏仁茶、凤圆春、黄奇、朝阳、悦茗香、丹桂、九龙袍、黄观音、金观音、茗科1号、春兰等十几个,还有一批优质乌龙茶新品系正在品比与区域试验之中。
⑴安溪县
1. 铁观音
外形:条索肥壮、圆整(蜻蜓头、田婴头)、沉重,枝身圆,梗皮红亮,枝心硬,枝头皮整齐,(腰鼓筷),叶柄宽肥厚(棕叶蒂),叶大部分向叶背卷曲(铜锣埂),色泽乌黑油润,砂绿明显,红点鲜艳(红镶边),又形容为“明胶色”(乌润),“香蕉色”(翠黄绿),“芙蓉色”(咖啡碱升华,滞留叶表面粉白色)。
内质:香气浓郁持久,音韵明显,带有生花生仁味,椰香味,有的带兰花香,滋味醇厚甘鲜,稍带蜜味或酸甜味,鲜爽回甘,汤色金黄、橙黄,叶底肥厚软亮,叶面波状,称“绸缎面”,叶椭圆形,叶脉肥化,少量叶子上部叶脉向左,称“歪尾桃”。
原产西坪尧阳、松岩头。于1723 ~1735年间创制。
2.本山
外形:条索稍肥壮、结实、略沉重,枝尾部稍大,枝骨细红亮,称“竹子枝”,色泽乌润,具青蒂绿腹红边的三节色,砂绿细。
内质:香气高长,带兰花香、桂花香,滋味醇厚鲜爽,有回甘,轻微酸甜味,叶张略小,叶尾稍尖,主脉略细,稍浮白。
原产安溪县西坪尧阳,主要分布在安溪境内,近来已陆续向闽南、闽中等部分乌龙茶区发展。据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年庄灿彰撰《安溪茶业调查》称:“此种茶发现于60年前(约1870年),发现者名圆醒,今号其种曰圆醒种,另名本山种,盖尧阳人指为尧阳所产者”。
3.黄金桂(黄旦、黄棪)
外形:细长尖梭,稍松驰,梗细小,色泽黄绿,称“黄、薄、细”。
内质:“香、奇、鲜”,香气高而芬香、优雅,仿似栀子花香、桂花香,滋味清醇鲜爽,带梨香味,汤色清黄或浅黄,叶底黄绿色,叶张薄,长披针形,少量倒卵形,叶脉浮现。黄旦原产于安溪罗岩,于清咸丰年间(1850-1860年)创制。
4.毛蟹
毛蟹,原产于安溪福美大丘仑,民国时亦称“毛外”。据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茶树品种志》载:“据萍州村张加协(1957年)云:‘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我外出买布,路过福美村大丘仑高响家,他说有一种茶,生长极为迅速,栽后二年即可采摘。我遂顺便带回100多株,栽于自己茶园’。由于产量高,品质好,于是毛蟹就在萍州附近传开”。
外形:条索结实、弯曲、螺状,头大尾小,枝头皮少量不整齐,芽部白毫显露,称为“白心尾”,色泽乌绿,稍有光泽。
内质:香气高面清爽,称“清花味”,或仿似茉莉花香,滋味清纯略厚,叶底叶张椭圆形,叶齿深密锐,如锯齿向下钩,叶底叶脉主根稍浮,叶略薄,红边尚明。
5.大叶乌龙
外形:条索肥壮,圆结沉重,叶蒂稍粗,梗壮枝长,梗身细红,枝皮绿微紫色砂绿粗燥。
内质:香气高浓,带焦糖香味或栀子花香,滋味醇厚,稍鲜爽,叶底肥厚,叶面光滑,叶长椭圆形,部分倒卵形。
大叶乌龙,又称大叶乌,原产安溪长坑珊屏。相传清雍正九年(1731年),安溪长坑人苏龙栽于建宁府(今南平市)。民国年间,为纪念该品种的发现者苏龙氏亦称大叶苏龙。该茶品系较多,有软技乌、小叶乌龙和尖叶乌龙等。当前,在安溪还可细分为蓝田乌龙、红骨乌龙、红心乌龙、矮脚乌龙、竖乌龙、早乌龙等品系。
6.梅占
外形:条索肥壮圆紧,叶形长大,枝壮节长,稍褐红色,色泽乌绿,砂绿粗带燥。
内质:香气粗浓,带线香味和微青辛味,滋味浓厚,稍醇和,汤色橙黄、深黄,叶底粗条稍硬挺,叶柄长,叶蒂宽,叶脉肥,叶长椭圆顺尖,叶齿浅锐。
梅占原产于安溪芦田。清道光元年(1821年)前后开始种植。
7.佛手(香橼种)
外形:肥壮圆结,如牡蛎干形状,叶张主脉大,带褐红色,枝梗细小光滑,色泽褐绿、乌绿,稍有光泽。
内质:香气清馥,稍带有香橼味,滋味醇和甘鲜,汤色橙黄、深黄或清红色,叶底软亮黄绿,叶张圆阔大,略薄,如香橼叶形,波状明显,叶脉歪而浮突。
佛手,又名香橼、雪梨。相传为清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安溪金榜骑虎岩的一位老和尚,用茶树枝条嫁接在香橼上而得(见庄灿彰《安溪茶业调查》)。康熙四十三年 (1705年),传入永春达埔狮峰村。今骑虎岩两株祖本仍存。
8.奇兰
外形:条索细瘦,稍沉重,叶蒂小,叶肩窄,枝身较细,少量枝头皮不整齐,色泽黄绿、乌绿,尚乌润,砂绿细沉不明显。
内质:香气清高,似兰花香、线麦香,有的仿似杏仁茶、桃仁味,滋味清醇,稍甘鲜,水色清黄、橙黄,叶底叶脉浮白,稍带白龙骨,叶身头尾尖如梭,叶面清秀。以上介绍为一般性状,以下分述各品种的主要特征。
(1) 竹叶奇兰:香气高长带线香味或兰花香,条索细长,叶底长椭圆形。
(2) 慢奇兰:条索稍结实,叶圆小,香气稍长,似枣味。原产福建省安溪县西坪镇松岩村,栽培历史较长。主要分布在安溪县和福建南部乌龙茶茶区,栽培面积较大。
(3) 金面奇兰:仿似杏仁味,叶底乌绿油润有。原产福建省安溪县西坪镇尧阳,栽培史较长。主要分布在安溪县及福建南部乌龙茶茶区,栽培面积较大。
(4) 白奇兰:色泽黄绿色,香气似官兰花味,滋味醇和,叶底柔薄黄绿。
此外,还有青心奇兰、黄奇兰、早奇兰、小叶奇兰等品种。原产福建省安溪县,适制乌龙茶。
9.杏仁茶
外形:稍肥壮,色泽乌绿。
内质:香气高长,带杏仁味,滋味醇和,叶底长椭圆,绿黄色。
杏仁茶原种在安溪县蓬莱镇清水岩的千里眼佛庙前山坡上。据民间传说,它是清水祖师佛栽种,专供往来香客采摘治病之用。《清水岩志》记载:“鬼腔口有宋植二三株,其味尤香,其功益大,饮之不觉两腋风生。”这是古人对杏仁茶品质特征的形象描述。又云原产安溪赤水。
10.凤圆春
外形:肥壮结实、沉重,色泽乌润,砂绿明。
内质:香气高长,持久,带兰花香,滋味醇厚较甘鲜,仿似观音韵,汤色金黄、橙黄色,叶底肥厚柔软有光泽。
凤圆春(曾名圆叶观音)系安溪县茶科所1985~1998年从铁观音有性后代中单株选择而育成的无性系乌龙茶新品种。
11.桃仁
外形:条索结实,略沉重,色泽乌绿润,砂绿细稀欠明
内质:香气高稍强,仿似桃仁味,滋味醇和稍厚,叶底椭圆形,叶面有波状,叶脉明,叶蒂阔。
附:白桃仁,色泽稍黄绿,叶张略薄,其他特征相似。
原产福建省安溪县西坪镇龙地村,已有100多年栽培史。主要分布在福建乌龙茶茶区,栽培面积较大。
12.乌龙
外形:条索细瘦,头尾尖,梭角身,体态轻,色泽一般为赤褐色,暗燥不油润。
内质:香气细幼清飘,似焦糖香味,部分带兰花香,滋味醇和稍鲜爽,汤色橙黄、清黄、橙红,叶底椭圆形,薄软,叶脉浮现,叶齿细钝。
乌龙茶品种繁多,各种类成茶特征也有所差异。
(1) 软枝乌龙:条索细小,轻飘,色泽乌黄绿,砂绿细小,香气清纯稍高,琏兰花香,焦糖香。
(2) 竖乌:条索结实、略沉重,香气清纯,叶底尚肥厚欠光亮。
(3) 早乌龙:条索细小,色泽黄绿,萌芽早,滋味清醇。
此外,还有红心乌龙、抽藤乌、竹叶乌、蛤壳乌、小叶乌龙、尖叶乌龙、蓝田乌龙、红骨乌龙、红心乌龙、矮脚乌龙等。乌龙是茶由宋代贡茶龙团、凤饼演变而来,创制于1725年(清雍正年间)前后。据福建《安溪县志》记载:“安溪人于清雍正三年首先发明乌龙茶做法,以后传入闽北和台湾。”另据史料考证,1862年福州即设有经营乌龙茶的茶栈,1866年台湾乌龙茶开始外销。现在乌龙茶除了内销广东、福建等省外,主要出口日本、东南亚和港澳地区。慢乌龙原产福建省安溪县兰田乡,栽培史较长。主要分布在福建乌龙茶茶区,栽培面积较大。
13. 白牡丹
外形:枝壮光亮,色泽黄绿润,带砂绿。内质:香气高长,带牡丹花香,滋味清纯鲜爽回甘,水味长,叶底肥厚软亮,叶椭圆,叶脉主根浮现。此外,还有西坪白牡丹、苦味白牡丹等。原产安溪湖坑,又云于1922年创制于福建省建阳县水吉乡,但较安溪水仙种迟了很久。西坪白牡丹原产福建省安溪县西坪镇福岭村,已有100多年栽培史。主要分布在安溪县及福建南部乌龙茶茶区。 苦味白牡丹原产福建省安溪县西坪镇赤水村,已有180多年栽培史。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于1957年引种,1991年以来进行扩大繁殖。
14.竖种(崎种)
条索肥壮结实,枝节较长,色泽褐绿、褐黄绿、砂绿粗欠油润,香气清高,带香线味或青香味,滋味醇和略厚,鲜爽度差些,叶底椭圆。
原产福建省安溪县西坪镇梨山村,已有100多年栽培史。主要分布在福建南部、中部乌龙茶茶区,栽培面积较大。
15.皱面吉
条索肥壮长大,枝梗粗长、砂绿粗稀,香气高长、粗浓,带青辛味,滋味浓厚、稍鲜欠甘,叶底粗壮,叶面光滑,波状不明显,主脉肥而稍浮。肥厚圆小,叶齿密小稍钝。
原产福建省安溪县西坪镇尧阳,已有100多年栽培史。主要分布在福建乌龙茶茶区。
16.白毛猴
条圆结细,白心尾不很明显,色乌绿或青绿,稍油润,香气高长,带青辛味,滋味清醇尚鲜欠甘,叶底肥厚圆小,叶齿密小稍钝。
白毛猴是安溪乌龙茶的一个优良品种,产地在金谷镇金山村石竹岩。最早开发这一茶树品种的是清末金山村“长福厝”的谢驾、谢冰两兄弟。见泉州历史网。 又云原产福建省安溪县大坪乡萍州村,已有100多年栽培史。主要分布在福建乌龙茶茶区,栽培面积较大。台湾省有引种。见福建茶业协作网。
17.菜葱
条索结实稍沉重,叶扁阔,砂绿明显,香气清纯,如菜花叶,发酵不足带青辛味,叶底叶面尚光亮,波纹不大,叶齿粗。又叫“太葱”。
18.大红
条索结实稍瘦,色泽褐黄绿色,香气清纯欠高,略似兰花香,滋味醇和,水色清黄、浅黄,叶底软薄,椭圆形,少量倒卵形。
原产福建省安溪县虎邱镇罗岩,已有100多年栽培史。主要分布在福建乌龙茶茶区,栽培面积较大。
19.厚叶
条索尚肥壮结实,叶厚枝壮,香气高强稍粗,带兰花香,滋味醇和尚鲜爽,叶椭圆,叶面平滑,叶蒂阔,叶脉肥稍浮。
20.肉桂
条索细小紧结,色泽乌绿润,香气清长,微带生姜味或桂皮香,滋味醇和细长鲜爽,叶底小,椭圆形,略有波状,叶脉浮,叶齿浅。
21.水仙
条肥壮长大,叶梗长,枝梗长而稍肥,有棱角,略四方形,枝皮黄褐色,色泽乌绿带黄、砂绿粗亮,带三节色,香气清高细长,稍似水仙花味或棕叶味,滋味清醇略鲜爽,叶底肥厚尚软亮,叶长稍波状,叶面光亮,叶蒂阔,叶齿稀深。
22.雪梨(俗称毛猴)
条索结实稍瘦,芽毫显露(白心尾),枝圆、头大、尾尖,色泽乌绿,香气高长,带雪梨香味,滋味清醇鲜爽,叶底椭圆,略厚,叶齿粗深锐。有佛手也有称雪梨。
23.安溪白茶
芽叶生育力较强,持嫩性强,一芽三叶盛期在3月底4月初。产量较低,每亩产乌龙茶可达70kg以上。春茶一芽二叶干样含氨基酸2.7%、茶多酚29.4%、咖啡碱3.4%。制乌龙茶,香气高爽,滋味浓苦,民间常作药用。抗旱性与抗寒性强。扦插繁殖力较强,成活率较高。
原产福建省安溪县城厢镇同美村阆苑岩,相传清代已有。主要分布在安溪县。
24.黑旦
芽叶生育力较强,持嫩性强,一芽三叶盛期在4月中旬。产量较高,每亩产乌龙茶可达150kg以上。制乌龙茶,品质优,条索紧结重实,色泽褐绿润,香气浓郁,滋味浓厚甘鲜。抗旱性与抗寒性强。扦插繁殖力强,成活率高。
原产福建省安溪县大坪乡双美村盘山,已有60多年栽培史。在安溪县及福建南部乌龙茶茶区有较大面积栽培。
安溪乌龙茶除上述品种外,还有一些栽培地域小,产量不多,一些是种名混淆不明确,有腾云种、红影、种旧、菜茶、乌堆、小叶乌龙、山茶、苦茶、黄龙、梅占仔、红英、木瓜、白茶、墨香、乞丐仙、牛舌观音、白心尾观音、白样观音,圆井种,硬骨种,鸡舌种,犹猴种,薄叶种,清明早,清心仔,红骨山,瘦骨奇桂种等。另外还选育发现一些新品种,尚未鉴定命名,如香仔种、科旦、科山、祥奇等。安溪茶科所就收集有七十多个茶叶品种,并且还在不断增加中,可以说,安溪是一个茶叶种质的大宝库,为茶叶的选育、繁殖提供宝贵的材料。
⑵永春县
全县现有茶园面积6.2万亩,种植品种十多个,以铁观音、佛手、水仙为三大当家良种。近年来,又积极引进科旦、白芽奇兰、丹桂、金观音、黄观音、凤凰单丛、八仙、杏仁等名优新品种,全部实现良种化。
1. 永春佛手
永春佛手属灌木大叶型,分为红芽与绿芽佛手(绿芽佛手少数)两种。树势开展,形似佛手柑(香椽柑),树冠高大,披张枝条软,节间大,叶片多为卵圆形,尖端钝,主脉弯曲,叶面扭曲不平,叶肉肥厚,质特柔软,色多黄绿油光,叶缘略向背,叶齿疏明而纯。制成的佛手茶色泽绿油润,香气鲜爽,浓郁清幽,滋味醇厚、鲜美,汤色澄黄明亮。
永春佛手清康四十三年(1703年)由永春达埔狮峰引进安溪金榜佛手开始种植加工。
2. 永春水仙
永春水仙在制法上吸取了闽北乌龙茶和闽南乌龙茶制作工艺的优点,主要特点是晒青和发酵程度介于两者之间,使茶叶更为耐泡,香味更醇,汤色更亮。形成风味独特的“闽南水仙”,永春成为“闽南水仙”的发源地。品饮永春水仙茶,具有“三节色” 特征,即沸水冲泡时,茶汤飘逸缕缕似天然兰花独有的清香,令人未饮先畅;品尝几口,则韵香醇甘,味美浓爽,津生
图为:永春水仙发祥地鼎仙岩 喉润;几经冲泡,汤色明亮,韵味尚存,余香绵绵。再观叶底,典型的绿叶红边,三红七绿,叫人流连忘返。
清道光年间(1842年)永春仙溪乡人郑世报父子从闽北引种于仙溪鼎仙岩,其后在永春及闽南地区传播种植。
3.永春铁观音
永春铁观音,香高韵长,醇厚甘鲜。泡一壶铁观音,品饮它那使人舌根留芳、香回九肠的馨香味,真会怡兴盎然、飘飘欲仙。有诗曰:“烹来勺水浅杯斟,尽不余香舌本寻,七碗漫夸能畅饮,可曾品过铁观音?”
铁观音原产于邻县安溪,后引种到永春。1981年开始建设铁观音基地。1983年首批出口特级铁观音,厦门口岸对其质量的评价是:“内质香味别有风韵,与正地道铁观音竞相媲美”。
近年来,又积极引进科旦、白芽奇兰、丹桂、金观音、黄观音、凤凰单枞、八仙、紫龙袍、青倩翠玉、金星12号、杏仁等名优新品种,进行优化、调整茶叶品种结构。
⑶漳平市
漳平水仙茶(饼)特点:外形见方扁平,色泽乌褐油润,内质汤色金黄明亮深褐似茶油,滋味醇厚,香气清高幽长,叶底黄亮显红边。有“如梅似兰”的天然花香,滋味浓郁甘鲜,饮后齿颊留香,具有“减肥、美容、保健”和“防癌、抗衰、降血脂”等特有的品质。
水仙茶(饼)是福建省漳平市双洋镇中村客家人所首创,是目前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方块紧压茶;又名“纸包茶”,系用水仙品种茶树鲜叶,按闽北水仙加工工艺并经木模压造而成的一种方饼形的乌龙茶。
它历史悠历,早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纸包方块茶在闽西、闽南、广东一带已久负盛名,本厂生产的特级漳平水仙茶(饼),以优质水仙茶树新鲜嫩叶为原料,吸收中村人传统制茶工艺精华,结合现代科学制茶技术精制而成。清朝光绪二十年(1894年),由“泰昌茶庄”选送的漳平水仙茶叶获得了巴拿马博览会和上海博览会金奖。
⑸惠安县
惠安铁罗汉是原惠安“集泉茶庄”采用武夷山“铁罗汉”茶加工而成。“铁罗汉”自从清乾隆四十六年(公元1782年)问世至今.已经二百余载了。当时,晋江衙口有一位姓施的茶商,在惠安办了一家专营武夷岩茶的“集泉茶庄”。有一次。他发现武夷山慧苑岩内鬼洞石崖上长着一株高大的茶树,在云雾缈中状如罗汉,他采摘该树的嫩叶经过精心熔制,制出来的茶叶.韵昧特别香醇,便取名为“铁箩汉”。“铁罗汉”正是采用久藏五至十年的武夷山慧苑岩茶叶,配以少量的新茶,加以传统秘方精制而成。不仅具有岩茶之韵,蕴兰桂之芳,且有提神醒脑、祛火消食、解呕止泻、减肥美容诸功能。
据惠安县外贸部门称,每年都有大量“铁罗汉”销往日本、新加坡、香港、澳门以及东南亚各国,深受海内外顾客欢迎。我国著名茶叶专家陈椽、庄晚芳对铁罗汉亦推崇备至。
⑹诏安县
八仙茶萌芽早、产量高,制乌龙茶香气高锐(品种香突出),茶味农厚耐冲泡,回味甘爽持久等特点,原中国茶叶学会理事长、浙农大教授庄晚芳先生生前认为“八仙茶品质优异,香味堪与铁观音相媲美”。
诏安八仙茶是 1965年在本县秀篆镇与广东毗邻的凹背畲高山茶园中发现有性茶种繁殖的变异株,将其移种到茶站茶树品种园内,采用单株选种法,按乌龙茶良种标准,经三年筛选出综合性状优异的单株,1968年在汀洋茶场进行短穗扦插育苗,后逐年繁育推广,在同行专家的热情帮助和精心指导下,育成无性系乌龙茶新品种。
⑺南安市
石亭绿又名石亭茶,产南安市丰州九日山和莲花峰一带。 明•正德元年(1506年),莲花岩寺用石筑亭,因此得名“石亭绿”。“石亭绿”属炒青绿茶,品质超群,风格别具,是福建著名特种茶之一,是宋元时代泉州港出口货物之大宗。
石亭绿茶芽满布细毛,幼叶鸡舌形,成叶卵形,细毛消失,叶面光滑,叶沿有锯齿。“石亭绿”原无分品种,至清末,寺僧明宗才分出:石观音(叶长狭尖,边有锯齿状),红梅占(心叶有红色),瓜子叶(叶呈瓜子形),春分早(春分尾可采),不知春(到谷雨才萌芽)数种。
此茶气味浓郁,余韵清甜,极度提神,还以“三绿”、“三香”闻名于世: 原茶叶呈现银灰带绿,冲泡时汤色清澈碧绿,泡后叶底明翠嫩绿;随采制季节变化,含有“绿豆香、杏仁香、兰花香”三种芳香。堪称色、香、韵“三绝”。
1952年,农业部评为历史名茶;1954年万隆会议期间,周恩来总理曾以石亭茶招待亚非各国记者和友人;1960年,中国土特产进出口公司又将石亭茶列为出口名茶。
乌龙茶新品种
近年省内有关茶叶科研单位培育出不少乌龙茶的新品种,不少品种都有不俗的表现,兹介绍如下:
1.朝阳
由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于1981~1993年从崇庆枇杷的有性后代中通过单株选种育成。1987年以来,闽、粤茶区有引种。1994年被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为省级品种。适制乌龙茶、红茶、制乌龙茶,品质优,香气高强,滋味浓厚,有特殊品种香,制优率高。
2. 春兰
由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研究所于1979~1999年从铁观音的自然杂交后代中通过单株选种育成。1987年以来,福建乌龙茶茶区有栽培。2000年被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为省级品种。制乌龙茶品质优异,色泽褐绿油润,香气浓郁幽长,滋味醇厚,韵味显,制优率比铁观音高。
3. 丹桂
来源及分布:由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于1979~1997年从肉桂的天然杂交后代中通过单株选种育成。1990年以来,在福建乌龙茶区栽培。1998年被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为省级品种。产量较高,每公顷产乌龙茶3000千克(2000千克/亩)以上。春茶一芽二叶干样约含氨基酸1.5%、茶多酚31.4%、儿茶素9.40%,制乌龙茶品质优,色泽褐绿油润,香气馥郁高长,滋味醇厚甘鲜,制优比例比肉桂高。
4.黄观音(茗科2号)
由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于1977~1997年采用杂交育种法从铁观音与黄旦的人工杂交一代中通过单株选种育成,又名黄观音。1990年以来,在福建乌龙茶区及粤、湘、川、浙、苏等省有栽培。1998年被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为省级品种,2003通过国家审定为国优良种。适制绿茶、红茶、乌龙茶,制乌龙茶,品质优异,条索紧结,色泽黄绿润,香气馥郁芬芳,具有黄金桂"透天香"的特征,滋味醇厚甘爽,制优率特高;制绿茶、红茶,条紧细,香高爽,味醇厚。
5. 九龙袍
又名紫龙袍。由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于1979~1999年从大红袍(副株)自然杂交后代中采用单株育种法育成。福建乌龙茶茶区有栽培。2000年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为省级品种。制乌龙茶,品质优,条索重实,色泽褐绿润,香气高强幽长,滋味浓厚甘爽。抗旱性与抗寒性强。扦插繁殖力强,成活率高。
6. 金观音
又名茗科1号。由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于1978~1999年以铁观音为母本、黄旦为父本,采用杂交株育种法育成。已在福建乌龙茶茶推广。广东、湖南、四川等省有引种。2000年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为省级品种,2003年被认定为国优品种。制乌龙茶,品质优,色泽褐绿润,香气馥郁幽长,滋味醇厚回甘,“韵”味显,具有铁观音香味特征,制优率高。
茶叶新品种的培育、繁殖是一个漫长而又复杂的过程,所幸不少新品种已经落地开花,甚至成为当家产品;但新品种的推广宣传工作做的还不够,相信不久的将来,茶叶生产将会出现一个百花齐放的局面,大大推动中国茶叶事业的发展。
本讲完。
责任编辑:千鹤茶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