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西坪土楼(包括映宝楼和聚斯楼),2009年12月被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这些方形土楼,无论在结构、造型或外观、装饰、功能上,都与闽西土楼有着明显的区别,体现了浓厚的闽南建筑风格。土楼内多处制茶遗址,土楼后裔多往台湾,不仅是研究闽台关系的珍贵实物,也是安溪千年茶史的见证。
◆映宝楼◆
沧桑土堡:英华内敛不显张扬
映宝楼位于西坪镇平原村培田角落,背依斜坡,面对山沟,虽海拔达802米,仍有平原的感觉,故有“高山反平原”之称。土楼坐西向东,方形,占地面积3960平方米,建筑面积每层792平方米。东西长30米,南北宽26.4米,建筑面积为792平方米,总高15.4米。
走近土楼,只见正门石拱用花岗岩石砌就,石面光洁,接缝严密,上镌阴刻楷书“映宝楼,雍正庚戍秋吉日立”(1730年)。拱顶上方约三米,始设一木窗,可俯瞰全村近舍远路,作瞭望之用。南北两侧均有拱门,南曰“迎生”,北曰“朝北”。土楼除基层一米为毛石垒筑外,四丈余高的四墙均以黄土夯成,墙厚2.3米。后墙则全封闭,窗牖均无。
映宝楼为嵌山式四进构造,楼高3层,进深各3间,左右墙围第四进最高层挨瓦檐下方辟几扇小窗。内墙回廊则全嵌以木板,广设窗棂,以多通风采光。大厅用六根13米高的柱子洞穿,第三层的花窗,雕工精细,虽经风雨侵袭,仍不失当年风采。土楼正大门前是半亩方塘,方塘岸上有旗杆夹两对。
土楼的三个门,原各都有木门、木梯,可供进出、上下楼,如今,木门和两侧木梯都已经破损,只能从正门后的大梯才能上下。院中原本有井。那口滋养土楼住民的古井,也已被填埋。
土楼外观尚完整,虽已处处显出沧桑落败,但仍掩盖不住当日的繁华迹象。
制茶遗址:见证昔日繁忙辉煌
就在土楼的三层,我们见到了数十个烘茶炉(俗称“焙笼窟”),沿墙面建,墙上斑斑炭烟痕迹依稀可见。原来建楼主人王省是当时广东、福建的茶界名人,是靠经营茶叶富甲一方的长者。
王省当初发家致富建土楼的故事,其后裔王秋金对我们娓娓道来。王省最早以养鸭为生,有次做梦得人指点,开始学做生意,选择当时村里家家户户都种植的茶叶,悉心学习,做起茶叶生意,事业蒸蒸日上,赚了钱后,王省便建了这座土楼。据王家族谱记载,映宝楼前后修建了三次,前两次均遭火灾,第三次方成。土楼建成后,一、二楼供生活起居用,三楼则是制茶的场所。
就在院内的空旷大埕中,有一道条石砌成的地基,紧靠着两级台阶,原先有座亭子,挡不住风雨冲刷已然倒塌,据说这亭子就是 当年土楼主人收购茶叶的场所。王省自己种茶制茶,收茶卖茶,最忙的时候雇工达300多人。
2007年,县文管办工作人员下乡时,在长坑乡珍田村一座古老的大厝—方圆居里发现一对茶联。联曰:“客至茶香留舌本,睡余书味在胸中”。茶联刻于坚硬的木版上,木版高160厘米,宽20厘米,厚1.2厘米,行楷阴刻,黑底金字。经考证,此木刻茶联为安溪迄今发现的最早茶联。
根据茶联上的印章“承瓜”、“王宗庇印”和联的落款“王宗庇”,可以推断出是王宗庇书赠苏承瓜的。而王宗庇,即王省长子,乾隆二十五年(1760)中举人,曾任武英殿校书郎。这对茶联说明清代中晚期,安溪人已饮茶成风,以茶待客。
王省靠茶发家致富,更喜的是他为人好义及公。他捐献土地100石用于芦田大宗祭祖之用,在闽南通往武夷山的云英渡口,捐十八亩地以作为渡伯生活费用,行人过渡免交渡费,还捐资铺设安溪至漳州的马路,乾隆曾赐匾“好义及公”、“乐善本悬”以褒其功。
从王省建映宝楼到现在,王氏家族已繁衍了十余代,多是延续祖先的老本行——以茶为生。这座建于清雍正八年的土楼已在风雨中伫立了近三百年。近几年,住在映宝楼的王氏子孙陆续外迁,时下,仅有王火星老人不忍舍弃,独守偌大土堡。
映宝楼,因其主人是当时茶界名人,成为研究安溪古代茶史的珍贵实物。土楼后裔多迁往台湾,又是寻根谒祖、涉台的重要文物。
责任编辑:千鹤茶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