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鹤茶苗为您提供优质茶苗

日本茶趣之旅

2016-04-29  作者:   来源:   已阅读

日本茶趣之旅  
 
 2008年03月21日 00:00:00   来源:泉州晚报  
 
  
   坐在“苏州号”上去日本旅游,手头正在读的,是一本日本无住和尚写的《沙石集》,里面有个喝茶故事:和尚对放牛的说:“茶有三大功德,一是喝了茶不易犯困……”放牛的道:“我白天干活累得要死,只有晚上躺下睡觉是享受,如果睡不着觉不就太痛苦了吗?我可不要喝茶!”和尚又说:“二是喝茶可以助消化……”放牛的说:“我每天能吃到的东西很少,再增大食欲的话怎么得了!”和尚说:“第三个功德是令人远房事……”放牛的更不以为然了,说:“娶媳妇是我美好的愿望,这样看来,茶与我是无缘的了。”不过茶在日本“茶圣”荣西看来,并非只有这三大功德,他的《吃茶养生记》中就认为:当时大多数日本人瘦弱的原因,就是不知道喝茶,在他看来:茶更是养生的妙药。 
  宋朝时日僧荣西把中国的茶风带到了日本,就是现在日本的茶道中,仍然在不少地方可以看到当时的余绪。所以这次特地去京都大德寺,看了一回那里形象地描摹了当时的这种茶风的“五百罗汉图”。它们是宋明州惠安寺义绍和尚发起,由画家周季常、林庭两人从淳熙5年(1178年)开始,历时10年时间才完成的,原为100幅的组画,现存83幅。从“汲来崖瀑煮新茶”一直到各种茶事都画得非常具体写实,比如“棕从事(茶刷子)”、“金法曹(茶碾)”、“罗枢密(茶罗)”的形状;“木待制(茶臼)”的用法等等,都是研究宋朝茶风不可多得的形象资料,同时,这些描摹与日后荣西给日本茶风带来深刻影响的纪录也非常一致。 

  寺里还收藏有日本著名的“天目茶碗”,继唐朝日本僧人最澄把中国茶种带回日本后,入宋的日本僧人再一次把中国的茶种带回了日本,并且把宋朝喝白茶用黑釉建盏习惯也带回了日本。但是中国建盏中的“油滴”、“兔毫”等名称并没有受到他们的重视,而是出现了一个至今仍然在日本广为人知的名称:“天目茶碗”。很多人认为这个名称的由来,是因为当时日本僧人多在天目山径山寺学道,从天目山中国师僧那里得到了这种茶碗,所以称作“天目茶碗”了,在中国则一直不见这个名称。 

  最近见元僧中峰民本《天目中峰和尚广录》中就有天目碗的记载,而日本现有的资料表明:最早出现“天目茶碗”之名是日本建武二年(1335年),是中锋民本死后12年的事。2005年还在临安潜镇发现了宋元天目窑的遗址,出土了一批瓷片,文物工作者姚桂芳等人还在《中国古陶瓷研究》上发表了不少研究文章。于是建盏与天目茶碗的关系就不难弄明白了。 

  宋朝的建盏因为广受欢迎,很多地方出现了仿制,天目窑就是其中之一。然而它在中国的统称仍然是“建盏”,只有少数人如中锋民本等一些僧人称它为天目瓷。而入宋的日本僧人受到他们师僧的影响,没把中国当时对这种黑釉瓷的统称“建盏”带回去,而把它称作了“天目茶碗”。(龚敏迪) 

责任编辑:千鹤茶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