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鹤茶苗为您提供优质茶苗

茶闻轶事

2016-04-29  作者:   来源:   已阅读

茶闻轶事
(巫灵青辑录)

斗茶之乐

 
相信大家一定都听过「斗牛」、「斗鸡」、「斗蟋蟀」;但也大家大多数都没听过「斗茶」吧!究竟什么叫「斗茶」?斗茶起源于何时何地?有哪些人喜爱斗茶?又都斗些什么名堂?

斗茶之兴当与贡茶有关

 
斗茶,又称为「茗战」。简单地说,就是品茗比赛,是将对茶叶质量的评比当作一场战斗,这是古人用来比较茶叶优劣的一个专用名词。宋人唐庚《斗茶记》说:「政和二年三月壬戌,二三君子相与斗茶于寄傲斋,予为取龙塘水烹之第其品,以某为上,某次之。」政和是宋徽宗的年号,于是有人以为斗茶起自徽宗时,这种说法稍嫌武断,因为一种风气的形成不是说产生就能产生的,一定有它形成的历史背景。
 
事实上斗茶的产生,据考证当与贡茶有很大的关系,贡茶的起源可追溯到公元前一千多年,但是正式列为茶政的一个项目,则是从唐代开始。当时一些权贵为博取帝王的欢心,于是争相献上优质茶品,无不千方百计的竞相搜求各地名茶,既是贡奉天子的东西,好坏优劣当然是很重要的,因此一定要先行比试茶叶的好坏,斗茶风气就逐渐盛行起来,据此推论斗茶应始于唐末五代时期,而大盛于宋代。

宋代斗茶之风大盛
 
北宋大儒范仲淹《和章岷从事斗茶歌》云:「北苑将斯献天子,林下雄豪先斗美。鼎磨云外首先铜,瓶携江上中泠水。黄金碾畔绿尘飞,紫玉瓯心雪涛起。斗茶味兮轻醍醐,斗茶香兮薄兰芷。其间品第胡可欺,十目视而十手指。胜若登仙不可攀,输同降将无穷耻。」这首诗中把斗茶的原因和比赛的情形都描述得十分清楚,特别是最后两句「胜若登先不可攀」、「输同降将无穷耻」把斗赢者的得意神态和斗败者的羞赧之状写得入木三分,由此可见当时的人对斗茶的着迷程度了。
 
所谓「上有所好,下必有甚焉!」饮茶既为朝廷所提倡,全国产量迅速增加,民间饮茶之风也比唐代更盛,于是斗茶由从制茶者间走入卖茶者当中。宋人刘松年所画的《茗园赌市图》便是描写市井小民斗茶的情形。图中有老人、有妇人、有儿童,也有挑夫、贩夫。斗茶者携有全套的器具,一边品尝一边自豪地炫耀自己的茶品。

文人斗茶极为讲究
 
民间斗茶之风既起,文人自也不甘落后,文人们往往相约三五知己,选一个精致雅洁的场所,在花木扶疏的庭院中,各自取出所藏的精致茶品,轮流品尝,决出名次,以分高下。当时连寺院里的和尚们也都乐于此道,清人郑板桥有诗云:「从来名士能评水,自古高僧爱斗茶。」可见斗茶除了茶品好坏之外,更注重闲逸与精神素质,是一种性灵上互相引发与交流。
 
后来连皇帝也加入了斗茶的阵容,宋徽宗赵佶对茶尤有研究,并写成一册专着,题名《大观茶论》,书中分列二十余目,对茶的产制、烹试和品质等方面都作了详细的叙述。皇帝亲撰茶叶专着,这在中外历史倒还是头一遭哩!

斗茶的评比内容
 
究竟斗茶都斗些什么内容呢?由宋人蔡襄的《茶录》可略知一二,斗茶之风很早便由贡茶之地──建安兴起,蔡襄称之为「试茶」,建安北苑诸山,官私茶焙之数达一千三百三十六种,制茶者造出茶来,自然首先要自己比较高下,于是相聚而品评。《茶录》中提到:「凡欲点茶,先须熁盏令热,冷则茶不浮。」「钞茶先注汤,调令极匀,又添注入,环回击拂,汤上盏可四分则止,视其面色鲜白着盏无水痕为绝佳,建安斗试,以水痕先没者为负,耐久者为胜。」
 
蔡襄是品茶专家,以为斗茶不仅是「斗」茶味的色香味,茶盏上不粘附茶水痕迹者才是上品。此外唐庚在所撰《斗茶记》中记载的也提到:「二三人聚集一起,煮水烹茶,对斗品论长道短,决出品次。」书中还谈到:「不问团铸,茶贵在新;水不问江井,要之贵活。」新茶配活水,相得益彰,这是很符合科学道理的。《江邻几杂志》中记载了一则蔡襄与苏舜元斗茶的情形:
  「苏才翁尝与蔡君谟斗茶,蔡茶水用惠山泉,苏茶小劣,改用竹沥水煎,遂能取胜。」
  故事里提到虽然苏舜元的茶叶不如蔡襄的好,但他因为用了天台山的「竹沥水」煎茶,才胜过蔡襄。
 
斗茶虽起于建安一带,但由于它的技巧性强,趣味性浓,所以很快地被文人士大夫所吸收,在工具、材料、斗法上,都不厌其精,不厌其巧。而斗茶时所出现的白色汤花与黑色兔毫建盏争辉的外观景象,茶味的芳香随茶汤注到心头的内在感受,不仅能给人以物质上的享受,更重要的是能给人带来精神上的愉悦。斗茶包括斗香和斗味,由于都是在众目睽睽之下进行评比,所以茶的品第高下自有公正评价。

今日茶叶评比 实斗茶遗绪
 
这些年来,全省及各产茶省区所举办的名茶评比会,其实就是古代斗茶的一种延续。一般角逐时,各地将做工精细,品质最佳的茶叶带到会场,组成一个由各方公认的评茶大师组成评委会,将各地选送的茶叶密码编号,评委会成员依次先观外形、色泽,再逐一开汤审评,闻香品味;然后用手揉摸叶底,评估老嫩。总之,要对色、香、味、形四个茶叶品质构成因子当场逐一示牌打分,最后按高分到低分揭晓,排列名次。也有的采用专家评定和群众评议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评分双方各按50%计算,然后按总分多少对号入座。
 
所以,斗茶也可以说是一种茶叶品质的评比方式,它与以精神享受为目的的茶宴内涵是有区别的。不过,对今人而言,斗茶对创制和发掘名茶,对促进茶叶学和茶艺的发展,以及茶叶品质的提升,无疑地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同时也更充实、丰富了品茗艺术的内容。

茶与佛教的关系

中国人早期喝茶只有道家的自然、现世的想法;到了汉代,儒家的观念逐渐成为重心,规范、约束受到重视;而到了中世纪的唐代(618~907年),佛教思想已深入人民的生活,茶文化也结合了佛家思想,进入一般人的生活中。
不论是道家、儒家或者是佛家都有主张清静的理论。因此,茶文化融合了这三家思想,很快的就以「清静」作为饮茶的主体思想。于是,佛家中以打坐静修、禅定悟道的禅宗便与茶结合成为「体用」的密切关系。

一、 佛教的历史沿革
茶与禅的结合,可以从达摩祖师来中国起。相传达摩祖师面壁打坐九年期间,时常因打瞌睡而苦恼,于是将自已的眼皮撕下,丢在地上,对久之后,地上就长出一株绿叶植物。有一天,达摩祖师的弟子在旁煮水以备饮用,正好一阵风吹来,绿叶子掉落在锅里,达摩祖师喝了这过掉落绿叶子所煮的水之后,精神非常的好,打坐时也不再打瞌睡,从此以后,达摩坐禅时都喝以这种叶子煮的开水。
上面这个故事可以说是茶与禅结合的故事。达摩祖师是于南北朝时来到中国,而佛教则早在东汉初年传入中国,根据<<后汉书.楚王英例传>>的记载,汉明帝异母弟楚王英于明帝永平8年(65年)信奉佛教,这一年有派遣蔡惜等出使西域求佛法的历史记载。到了魏晋南北朝时代,佛教发展规模逐渐扩大,信仰的人增多,各地寺院纷纷建立起来。
唐朝茶业的兴盛与佛教兴盛是不可分开的,特别是佛教的禅宗影响茶业的发展特别大。根据封演所着<<封氏闻见记>>所载:「开元中,泰山灵岩寺大兴禅教。学禅务于不寐,又不夕食,唯许饮茶,人自怀夹,到处煮饮,从此转相仿效,遂成风俗。」又根据陆羽<<茶经.七之事>>引释道悦<<续名僧传>>:「宋释法瑶姓杨氏,河东人。永嘉中过江,遇沉台真,请真君武康小山寺,年垂悬车,饭所饮茶。永明中,敕吴兴礼致上京,年七十九。」又摘引<<宋录>>:「新安王子鸾、豫章王子尚诣县济道人于八公山,道人设茶茗,子尚味之曰:此甘露也,何言茶茗?」从此可看出,在魏晋南北朝时代,我国的僧道在江淮以南的寺庙中,已经有尚茶的风气了。

二、 茶与佛教的关系
茶和佛教的关系,是一个相互促进的关系,在现实的生活上,佛教特别是禅宗需要茶叶来协助修行的功能,而这种嗜茶叶的风尚,又促进了茶业的发展。而精神境界上,禅是讲求清净、修心、静虑,以求得智能,开悟生命的道理:茶是被药用特用作物,有别于一般的农作物,它的性状与禅的追求境界颇为相似。于是「禅茶一味」、「茶意禅味」,茶与禅形成一体,饮茶成为平静、和谐、专心、敬意、清明、整洁,至高宁静的心灵境界。饮茶即是禅的一部份,或者可以说:「茶是简单的禅」「生活的禅」。
佛教禅宗的主要修为方法是坐禅,而坐禅除了选择寂静的地方外,还要求注意「五调」:(一)调食(二)调睡眠(三)调身(四)调息(五)调心。这五调,特别是调睡眠,都与饮茶有一定的关系。就是佛教其它的各宗各派的修行,对于五调或多或少都要注意到,茶叶不但受到佛教禅宗的重视,同样的也受到其它各宗各派的重视,以致于名寺大庙里,不但设有专门招待上客的茶寮或茶室,就是法器,或者是一些法会活动也都与茶有关,例如:普茶、施茶等等。而在佛殿、法堂的钟、鼓,一般都设在南面,左钟右鼓,若是设有两鼓,就将两鼓分设在北面的墙角:设在东北角的,叫「法鼓」,设在西北角的,就称「茶鼓」。这些与茶有关的作为和称呼,无疑的也是佛教重视茶的一种表征。


寺庙与茶的发展

(一) 寺僧与茶
寺庙大都建筑于名山之上。因此,自古有「天下名山寺古多」的说法:而寺庙又庙庙种茶,于是「名山出好茶,名寺出名茶」的说法,也一直是茶人们所认定的观念。因为,在古代,也只有寺庙最有条件研究茶叶、提高茶叶的品质,庙里的寺僧除了必须的修行功课之外,仍然要从事生产劳动,负责种茶、制茶的工作。他们在工作中研究、探讨了种种茶叶制作、栽培等的技术,而在品饮茶叶之余,往往以诗文、写作来歌颂饮茶生活,当馈赠亲友以茶又免不了要应答、酬谢或说明所馈送的茶叶是什么样的茶,并且在品饮茶叶的过程中,将如何泡好茶,喝好茶的心得抒发出来,一首首,一篇篇咏茶、评茶、饮茶的优美文学诗歌就成为不朽的作品留传于后世。
<<全唐诗>>中载有:刘禹锡<<西山兰若试茶歌>>:「山僧后檐茶数欉,春来映竹抽新茸。宛然为客振衣起。自傍芳欉摘鹰嘴。欺须炒成满室香,便酌沏下金沙水。」诗僧齐已<<闻道林诸友尝茶因有寄>>:「枪旗冉冉绿欉园,谷雨初晴叫杜鹃。摘带岳华蒸晓露,碾和松粉煮春泉。」郑巢<<送琇上人>>:「古殿焚香处,清赢坐石棱。茶烟开瓦雪,鹤迹上潭水。」刘得仁<<慈恩寺塔下避暑>>:「僧真生我静,水淡发茶香。坐象东楼望,钟声振夕阳。」曹松<<宿溪僧院>>:「少年云溪里,禅心夜更闲;煎茶留静者,靠月坐苍山」。牟融<<游报本寺>>:「茶烟袅袅笼禅榻,竹影萧萧扫径苔」。李嘉佑<<同皇甫御题荐福寺—公房>>:「啜若翻真偈,燃灯继夕阳。」武元衡<<资圣寺贲法师晚春茶会>>:「禅庭一雨后,莲界万花中。时节流芳暮,人天此会同」。李中<<赠上都先业大师>>:「有时来兴寻师去,煮茗同吟到日西」
黄滔的诗句「系马松间不忍归,数巡香茗一枰棋。」由此可见,唐代寺庙的饮茶风气的兴盛状况,饮茶时间,从初春到寒冬,从早晨到傍晚,从日落到深夜,可说是「穷日继夜」。从饮茶的活动来看,诵经、坐禅、饭店、纳凉、休息、吟诗、下棋等,都离不开茶。也可从中看出唐朝寺庙的寺前、寺后、庭中、墙外,都种了茶,并且是自种、自制、自饮的。而中国北方的赵州高僧从稔禅师,曾留下「吃茶去」的偈语,更使得茶在寺庙僧团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了。中国在唐朝的时代,饮茶的盛况己经普及全国。也正因为如此,自从唐代以后,无数的名僧为我们的史籍留下了不可胜数的茶史资料。
大家都知道,茶圣陆羽是由寺庙收养长大的,他对于茶的最初认知和兴趣,也就是从寺庙中所获得的:而与陆羽是忘年之交的诗僧皎然所作的<<茶歌>>,在社会上广为流传,对中国茶业的发展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力。

(二)名寺出名茶
所谓「名寺出名茶」,在寺僧的努力培植下,在历代都出现知名的茶来,唐朝<<国史补>>中提到的一些名茶,例如:福州方山露芽、剑南蒙顶石花、岳州灉湖含膏、洪州西山白露、蕲州蕲门团黄等等。北宋时,苏州西山水月庵的「水月茶」、杭州于潜「天目山茶」、宣州宁国的「鸩山茶」、扬州「蜀冈茶」、会稽「日注」、洪州「双井白芽」等等。这些历史名茶,就是出于寺僧创制、宣传出来的珍品。至于近代的一些名茶,例如「黄山毛峰」,主要产地是安徽省黄山松谷庵、吊桥庵和云谷寺一带;「六安瓜片」的极品,是产于齐云山的水井庵:「霍山黄芽」,主要产在安徽省大别山的太阳乡长岭庵;而休宁「松萝茶」是产在安徽省的歙县,是明朝比丘大方结庵于松萝时所创制的名茶。
从各种茶诗、茶文和名茶的出现,无不表明茶与佛教的关系密切,佛教需要茶,而茶藉由佛教寺庙的建立、寺僧的研究采制技术、讲究品饮艺术及茶文学的宣传等等过程逐步发展。

因此,今天讲茶艺,研究茶文化,已经脱离不了宗教的关系,所以饮茶文化或者饮茶生活,也算是是某一种生活的信仰,某一种信仰的生活了,而无需要再问饮茶时是否要信仰那一种宗教才行。

从酒茶论谈起


  我国有《茶酒论》,日本有《酒茶论》。我国的茶酒论在敦煌石窟发现,是收藏于佛国国立图书馆,编号第二七一八的文献,乡贡进士王敷所撰。王敷时代不明,但根据茶酒论的内文,学者们推论大概是唐朝天宝元年(七四二)以后的作品。日本的酒茶论是乙津寺沙门兰叔写于天正四年(一五七六)。所以会有这两篇文章出现,大概可以推论饮茶的普遍性已达到足以和酒相抗衡的地步。茶酒论写在饮茶盛行的中唐以后晚唐初期,也就是茶神陆羽(七三三~八○四)活跃的时代,根据《茶经.六之饮》所记,已经达到「比屋之饮」的程度。兰叔《茶酒论》的时代是集茶道之大成的千利休的时代(一五二二~一五九一),北野大茶会席开八百,饮茶之风盛极一时。这两篇文章虽然相差八百多年,但著作的时代背景都有相同的地方。
  酒茶论作者兰叔,讳玄秀,美浓的禅僧,接受织田信长的皈依,是中兴乙津寺第一世禅僧孤岫宗俊的法嗣。酒茶论以汉文写成,将茶和酒拟人化了,好象一篇话剧。引用唐朝诗人施肩吾的诗句︰「茶为涤烦子,酒为忘忧君。」将剧中的主角取名为涤烦子和忘忧君,展开了一番茶酒的论战。其结构是在一个春光明媚的日子里,爱酒的忘忧君和嗜茶的涤烦子各据一方,夸其所好,一人赞扬酒功,一人称颂茶德,互论优劣,相持不下,终于有个好事的闲人出来调停。认为「酒之德以不可尽,茶之德以不可极,吾能饮酒,又能吃茶。」并且唱了一首歌︰
  松上云闲花上霞,翁翁相对斗豪奢。
  吾言天下两尤物,酒亦酒哉茶亦茶。
  总算摆成平手。文中引用了很多禅门的公案,在唇枪舌战之中弥漫着轻妙的禅味,又列举了我国古来经书中的典故,在这短短的两千多字的论文中,充分显示出兰叔在汉文学上的功力。
  涤烦子一共举了九个禅门吃茶的公案来驳斥忘忧君的︰「如来藏中,酒之德惟伙,未闻有茶之德。」兹摘录如下︰
  一、七佛师文殊大士于五台山与无着吃茶。
  二、风穴赏茶匡三巡礼度。
  三、沩山摘茶知体用。
  四、赵师吃茶保七百甲子。
  五、香严点茶原好梦。
  六、南泉同鲁祖、归宗、杉山吃茶。
  七、洞山为雪峰、岩头、钦山行茶。
  八、夹山篮中之一瓯。
  九、投子饭后三碗。
  这九个公案都相当活泼有趣,饶富禅味,在此简单介绍如下︰

一、文殊与无着吃茶︰
  唐杭州无着禅师,名文喜,七岁出家,宣宗初年,往五台山礼文殊菩萨,且看以下一段对白︰翁(文殊所化)曰︰「近自何来?」师(无着)曰︰「南方。」翁曰︰「南方佛法如何住持?」师曰︰「末法比丘,少奉戒律。」翁曰︰「多少众?」师曰︰「或三百,或五百。」师却问︰「此间佛法如何住持?」翁曰︰「龙蛇混杂,凡圣同居。」师曰︰「多少众?」翁曰︰「前三三,后三三。」翁呼童子致茶,并进酥酪……翁拈起玻璃盏,问曰︰「南方还有这个否?」师曰︰「无。」翁曰︰「寻常将什么吃茶?」师无对。……师辞退。翁令童子相送,师问童子︰「前三三,后三三,是多少?」童召︰「大德!」师应诺。童曰︰「是多少?」师复问曰︰「此为何处?」童曰︰「此金刚窟般若寺也。」师凄然,悟彼翁者即文殊也。
  这是很奇怪的公案,茶产于南方,南方人须臾不离茶,如何要问?无着为何又回答没有?玻璃盏是一种象征?代表佛法吗?南方已经佛法大行,一花开五叶的时代,有无之间作何计较?前三三,后三三,到底是多少?是九吗?文殊化了个虚无寺,有一搭没一搭的胡扯一通,走了人,片瓦也不存,这么个寺庙会有多少众?

二、风穴赏茶匡三巡礼度︰
  风穴就是唐朝风穴寺的延沼禅师(八九六~九七三),余杭人,南院慧颙的法嗣。风穴赏茶订「三巡」的礼法不详出处,但是在《五灯会元.卷八》万安清运禅师条有──曰︰「忽遇上客来,将何祇待?」师曰︰「饭后三巡茶。」三巡大概是奉茶三次的意思。

三、沩山摘茶知体用︰
  沩山是唐朝潭州大沩山同庆寺的灵佑禅师(七七○~八五三),百丈怀海的法嗣,和门下仰山慧寂被称为沩仰宗之祖。沩山摘茶知体用,《景德传灯录》、《禅林类聚》、《五灯会元》均有记载──普请摘茶,师谓仰山曰︰「终日摘茶,只闻子声,不见子形,请现本形相见。」仰山撼茶树,师云︰「子只得其用,不得其体。」仰山云︰「未审和尚如何?」师良久。仰山云︰「和尚只得其体,不得其用。」师云︰「放子二十棒。」

四、赵师吃茶保七百甲子︰
  赵师就是赵州从谂(七七八~八九七),南泉普愿的法嗣。赵州活了一百二十岁,所以说七百甲子(一甲子有六十天)。关于赵州吃茶去的公案几乎禅宗的书都会带上一笔──师问新到︰「曾到此间么?」曰︰「曾到。」师曰︰「吃茶去。」又问僧,僧曰︰「不曾到。」师曰︰「吃茶去。」后院主问曰︰「为什么曾到也云吃茶去,不曾到也云吃茶去?」师召院主,主应喏。师曰︰「吃茶去。」
  赵州和陆羽是同时代的人,那时禅门吃茶可说是平常事,在禅宗的典籍里处处可见。除了赵州这个平常问喏「有到、没到,疑有玄机」的通通是「吃茶去」之外,心中不爽拿着茶瓶、茶盏到人家门口摔者有之。空谈不合祖翁本来就说是︰「吃茶说话往往唤作茶话在。」者有之。值得一谈就说︰「且坐吃茶。」者恒见之。泡茶者打翻茶壶叫做「事官千日,失在一朝。」者有之。「无可如何」也「吃茶去」「不涉公私,如何言论?」也「吃茶去」结束话题,无话可说也是「吃茶去」。「吃茶去」可挡一切问题,可免转坏和尚的脑袋瓜──曰︰「如何是顺俗违真?」师曰︰「吃茶去。」问︰「如何是然灯前?」师曰︰「然灯后。」曰︰「如何是然灯后?」师曰︰「然灯前。」曰︰「如何是正然灯?」师曰︰「吃茶去。」闭门谢客就说「请和尚库下吃茶。」探明虚实比画一番总算可以「点茶来,元来是屋里人。」回答不出赖说「别点茶来。」不想多说就称「相唤吃碗茶汤,亦无祖师妙诀。」和尚家风是「午后炉煎北苑茶。」十二时中之趣向除了「着衣吃饭」就是「斋余更请一瓯茶。」如此「吃茶去」泛滥,所以到了最后才会打「茶禁官司」,才会有「为住持体例,与诸人议定,更不下山,不赴斋,不发化主。唯将本院庄课一岁所得均作三百六十分,曰取一分用之,更不随人添减,可以备饭则做饭,做饭不足则做粥,做粥不足则做米汤。新到相见,茶汤而已,更不煎点,唯置一茶堂,自去取用,务要省缘,专一办道。」古佛如斯,阿弥陀佛,水可载舟,亦可覆舟,清算茶帐,真不容易。

五、香严点茶原好梦︰
  香严就是唐朝邓州香严山的智闲禅师,沩山灵佑的法嗣。原梦就是解梦的意思。事情是这样子的──师睡次,仰山问讯,师便回面向壁。仰曰︰「和尚何得如此!」师起曰︰「我适来得一梦,你试为我原看。」仰取一盆水,与师洗面。少顷,香严亦来问讯。师曰︰「我适来得一梦,寂子为我原了,汝更与我原看。」严乃点一碗茶来。师曰︰「二子见解,过于鹙子。」
  仰山就是袁州仰山慧寂禅师,沩山的法嗣。鹙子就是释迦的弟子舍利弗。看样子当师父还是好处多多,只管打水洗脸点茶来,看你赖床还不赖。

六、南泉同鲁祖、归宗、杉山吃茶︰
  南泉是唐池州南泉山的普愿禅师(七四八~八三四)。鲁祖池州鲁祖山的宝云禅师。归宗、庐山归宗寺的智常禅师。杉山,池州杉山的智坚禅师,都是马祖道一的法嗣。那一天吃茶是这么回事──南泉愿禅师同鲁祖、归宗.杉山吃茶次,鲁祖提起茶盏曰︰「世界成时便有这个么?」师曰︰「今人秖识这个不识世界。」宗曰︰「是。」师曰︰「师兄莫同此见么?」宗却拈盏曰︰「世界未成时向得道么?」师作掌势。宗以面作承掌势。
吃茶居然吃成这样子,可真是「吃茶说话往往唤作茶话在。」了。

七、洞山为雪峰、岩头、钦山行茶︰
  洞山是唐朝筠州洞山的良价禅师(八○七~八六九),潭州云严昙成的法嗣。雪峰是福州雪峰的义存禅师(八二二~九○八),岩头是鄂州岩头的全豁禅师(八二六~八八七)两人同为德山宣鉴的法嗣。钦山是澧州钦山的文邃禅师,洞山的法嗣。关于这一则茶话如下──师与岩头、雪峰坐次,洞山行茶来,师乃闭眼。洞曰︰「甚么处去来?」曰︰「入定来。」洞曰︰「定本无门,从何而入?」
师父来行茶,徒弟居然闭眼,还要入定,真是从何说起?

八、夹山篮中之一瓯︰
  夹山是唐朝澧州夹山的善会禅师(八○四~八八一)》船子德诚的法嗣。这一则公案出自《五灯会元.卷十三》杭州佛曰禅师条──夹山会禅师一曰普请,维那令师送茶。师曰︰「某甲为佛法来,不为送茶来。」那曰︰「奉和尚处分。」师曰︰「和尚尊命即得。」乃将茶去作务处,摇茶瓯作声。山回顾,师曰︰「酽茶三五碗,意在镢头边。」山曰︰「瓶有倾茶势,篮中几个瓯?」师曰︰「瓶有倾茶势,篮中无一瓯。」便行茶,时众皆举目。师曰︰「大众鹤望,请师一言。」山曰︰「路逢死蛇莫打杀,无底篮子盛将归。」师曰︰「手执夜明符,几个知天晓?」山曰︰「大众有人也。归去来,归去来。」遂住普请。

九、投子饭后三碗︰
  投子就是唐朝舒州投子山的大同禅师(八一九~九一四)终南山翠微无学的法嗣。投子饭后三碗出处不详,但是「饭后三碗」这个茶典出在《五灯会元.卷九》资福如宝禅师条──问︰「如何是和尚家风?」师曰︰「饭后三碗茶。」

斗茶大玩家


  十二世纪末期,中国宋朝和日本在交通频繁之下,输出的茶种和制陶技术为日本带来了新的产业。到了鐮仓后期(一二八九~一三三三年)茶园面积急速增加,从寺院的茶园渐渐往四周拓展,茶从寺院的自给自足进而被当作商品广泛地栽培,农民除了纳贡、自用,仍有剩余可以转售图利,成为农家的副业,改善了农民的生活,甚至很多人将田地转作茶园。农村的经济型态有了很大的转变,那时出现了很多有名的产茶区,在《异制庭训往来》记载:「我朝名山者,以〔木母〕尾为第一也。仁和寺、醍醐、宇治、叶室、般若寺、神尾寺,是为补佐。         
  此外,大和宝尾、伊贺八鸟、伊势河居、骏河清见、武藏河越茶,皆是天下所指言也。
  尽管茶园不断扩充,名产地不停增加,但是大家仍对〔木母〕尾茶情有独钟。同样是在《异制庭训往来》作者佐渡守对这些名产地作了以下的评比:「仁和寺及大和、伊贺之名所比处处国,如以玛瑙比瓦砾。又以〔木母〕尾比仁和寺、醍醐,如以黄金对铅铁。以有末流之名誉,殊振本所之价声。依之有样样之按排。所谓十种茶,六色茶,四种十服,二种四服……。
  据说在〔木母〕尾的峰之坊、谷之坊、阏伽井坊,每到产茶的季节,都会涌进拿着茶瓮远道而来求茶的客人,可能〔木母〕尾的茶确实不同凡响吧!由于产地不同,茶的品质也就呈现不同的风味,但是即使这样,还不致于一下子就发展成斗茶的型态吧!从文献上,如《花园院宸记》、《太平记》可以得知当时流行一种叫做「无礼讲」的聚会形式,也叫做「破礼讲」、「随意讲」,就是不分贵贱、上下,舍弃礼仪而举办的聚会,有点像我国魏晋时候的「清谈」吧!当然可能会涉及政治性或社会性的话题,但是也会进行纯粹的品茶会,于是就产生了「认识茶的异同」的比赛。而作为评定茶味的标准的茶就是〔木母〕尾茶,也称之为「本茶」,就是在明惠上人的茶树所栽培的原处山城国〔木母〕尾产的茶,「原本的茶」的意思。其它地方所产的都称为「非茶」。由于产茶区的拓展,这种被日本人称为「茶寄合」的识茶比赛,越演越烈,因此当时著名的诗人二条河原作诗戏称此为「把京鐮仓搅混……自由狼藉的世界也。
  这种茶会大家轮流作东,因此也称为「顺茶事」、「顺事茶会」、「巡立茶」。其实这种茶会一开始并没有那么疯狂,只是制造谈话协商的机会,讨论一些农村的种种事务、祭祀啦!分配用水啦!纳税啦!后来居然也能发展到一百种茶的识别比赛,吸引了众多的茶界人士,详细可见《祇园社家记录》康永二年(一三四三年)九月十六日条。
  这种茶会后来究竟发展到什么样的程度呢?到了南北朝时代,足利尊氏终于在建武三年(一三三六年)十一月颁令禁止,这就是出于所谓的《建武式目》,其中的第二条禁止群饮佚游──「又号茶寄合,或称连歌会,及于莫大之赌,其费难胜计者乎!
  那么实际的茶会是长什么样子呢?我们可以从参与起草《建武式目十七条》的玄慧法印的《吃茶往来》一文看到──……一大堆的人,先在客殿大吃一顿,接着就是到吃茶斗茶的地方了──爰有奇殿,峙栈敷于二阶,排眺望于四方,是则吃茶之亭,对月之砌也。左思恭之彩色释迦,灵山说化之妆巍巍。右牧溪之墨绘观音,普陀示现之姿荡荡。普贤文殊为胁绘,寒山拾得为面餝。……等等无数的文房四宝,许是作为斗茶之赌资吧!然后主人的儿子──通建盏,左提汤瓶,右曳茶筅,从上位至末坐,献茶次第不杂乱……或四种十服之胜负,或都鄙善恶之批判……茶少汤多则云脚散,茶多汤少则粥面聚云云。诚以有兴有感,谁不玩之哉!……茶礼将终,则退茶具。调美肴,劝酒飞杯……以至于──醉颜如霜叶之红,狂妆似风树之动。或歌或舞,增一座之兴。又弦又管,惊四方之听……。
  其实识茶没什么,倒是其它配搭的东西真不得了,朱门酒肉臭,路有饿死骨,对于战后收拾残局的足利尊氏,为了社会安定,励行俭约的决心,是一大考验。
  讲到斗茶,不能不提到斗茶的大玩家佐佐木道誉(永仁四年~应安六年,一二九六~一三七三年),这个纵横鐮仓时代末期,经南北朝,到室町时代前期的武将。由于权术谋略手法漂亮,掌握军政大权,不可一世。在私生活上,他更是个大玩家,茶、香、花、诗歌……样样精通,促成新艺能的产生有不可磨灭的贡献,他的地位和我国宋真宗时代,撰写《天香传》,权倾一时的丁谓很像。道誉在当时流行的斗茶会(茶寄合),其奢侈豪华的程度可以从日本的军记物语《太平记》看到──……武家之族,富贵日来百倍,身缠锦绣,食尽八珍。……在都,以佐佐木佐渡判官入道道誉为始的在京之大名,结众以茶会,日日寄合,极尽奢侈。集异国本朝之重宝,百座之妆,皆曲彔之上敷以豹虎之皮。随所欲之锻子,裁着金襕。四主头之座并列而居。……第一之头人积奥染物(精细染织物)各百充,六十三人份。第二之头人各色小袖(袖口窄小方领的衣服)叠十层。第三回之头人置沉香百两,麝香之脐三副。四回之头人只令威之盘有铠一领上悬海花,白太刀金作之刀……各一样。以后头人二十余人,更甚我等,替数如山,积重又其费及几千万……。
  又──「其阴引幔,曲彔并立,调百味之珍膳,饮百服之本非,挂轴如山堆积。
  以上种种,可知已经不是普通的喝喝茶而已,茶不是主要的角色,吸引人的是为数几千万堆积如山的赌物,此外醇酒美女,不一而足。这就是《建武式目》第二条为何要禁止「茶寄合」的原因了。

据说好友实禅房曾写信劝道誉──
  ……凡茶有德有失,有本有末。知本则为药,好末则为毒。毒则为万病之宗,药则为百药之长。而今有服茶而致病者,是失茶之本好茶之末也。其味苦而甘者,茶之性也;其性清而虚者,茶之本也。甘则信之义也,苦则义之谓也。信与义者,万法之祖也,味此味时流入诸法性海,游步第一义空。夫养清虚之性,成杳冥之仙者,知茶之德者也。……
  而道誉赌性不改。居然如是回话──
  ……虽然非可取末舍本,又舍本取末者,异端攸攻也。取本舍末,两共可嫌,儒释二门嫌偏执也。虽为末不可舍,所以者何?子夏曰: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君子道何先何后,加之佛家嫌末崇本为高见慢,大乘修行人动起此见,小乘谓之增上慢也。有本者必有末,有源者又有流也。夫茶之为茶,始植而后摘之。始植则本,后摘则末也。植之不摘,则岂有磨之服之之茶哉……
  如此这般,我佛如来亦莫可之何!于是十种茶、六色茶、四种十服、二种四服、三种钓茶、四季季茶,新的茶旧的茶,就这么地玩得不易乐乎!赌得天昏地暗。
  而且这个道誉不只是斗茶大玩家,赌王之王,他还是兵法赌场的大老千,利用茶完成了一次可圈可点的缓兵之计。那就是在北朝受到南朝的细川清氏和楠木正仪的攻击时,京城陷落,道誉作了如下的布局,居然好整以暇地落跑──
  爰佐度判官入道道誉,都落时:「我宿所,定由大将入替。」如是,寻常取叠,于六间之会所,大文之叠敷列。本尊、胁绘、花瓶、香炉、罐子(即茶铛、茶釜)以至于盘,一同并置。于书院有羲之草书之偈、韩愈文集。于眠藏,在沉之枕,备齐缎子作的宿直物。在十二间之远侍处,鸟、兔、雉、白鸟并悬三竿,三石入许大筒之酒湛满,遁世者二人留置。「任谁来此宿所,请进一献。」如是巨细敬留。
  据说这是日本书院茶的开始。如此奇珍异宝,目不暇给,斗茶用具一应俱全,侍臣留置,敬备美酒佳肴,诚惶诚恐地令南朝军心一挫,不及追杀,道誉轻轻松松地落跑了。真漂亮!战败逃跑还打扮得整整齐齐。
  再说楠木正仪也是大将之才,眼见局势如此,于是干脆好人做到底,没有接受细川清氏烧光道誉宅邸的命令,点滴未取地不伤寸草留生意,二十多天之后,楠木正仪退出京都,道誉这个老狯赌博师,全盘皆红地大赢了一场,真可谓「茶寄合」的一代狂人。
  那么这个时代的斗茶究竟是如何进行呢?史料不多,但大抵可分为两种,一种是专门味别本茶和非茶的,一种是不论本茶、非茶都要加以分辨出来,而不是要识得本茶,其它一概统括为非茶。在《图录茶道史》中有两张斗茶评分表,其中一张是「本非十种的斗茶」,据说是最早的斗茶评分表,出于《只园社家记录.康永二年.十月四日.纸背》只园社就是今天的八坂神社。从这张表里可以看出有十种茶,是由五种本茶(〔木母〕尾茶)五种非茶(〔木母〕尾以外的地方产的茶)所组成(这些凑在一起的茶就称为寄茶)。这些茶样分别由丰、三、佑、目、信、大等六人各自带来。参加斗茶者除了带茶来的六人之外,还有没出茶样的唐、备二人。这些茶一种一种地点完、喝完、作答,然后分别记录下来,成为如图标之评分表。猜对的就在答案右侧画一条微向右斜的线,这个记号就叫做「合点」,错的就不画记号。最后在表的下方统计得分。这个时代所斗的茶,如果根据玄慧法印的《吃茶往来》,应该是抹茶。那么如何点茶呢?有可能是先分送已放入抹茶粉的茶碗,然后再如《吃茶往来》所言:「左提汤瓶,右曳茶筅,从上位至末座,献茶次第不杂乱。」他如记录如何到绝对的公平正确,当然也可以推测,但是资料不详,还是不提。
  接着来看另一张评分表,出于岩国.吉川家本《元亨释书.纸背》从这张表可以得知斗茶是在延德三年(一四九一)正月廿一日举行,总计每回十服茶共斗了三回合。而这十服茶,实际上只有四种茶,分别编号为「一、二、三、&#63311;」&#63311;就是「客」的意思,&#63311;是取「客」字的部首作为代号。「客茶」是在斗茶前不让与赛者试喝的茶,所以每回合会有一、二、三各四服份,&#63311;茶一份,一、二、三要试茶,试完了茶就开始斗茶。评分表的上方是「花、鸟、风、月、梅、樱、松、竹、枫、山、木」等十一参赛者的代名。最右侧则是茶的编号。猜对的就在茶号旁画记号,评分表最下方就是得分。如果以这个表来看,那么就是所谓的四种十服的斗茶了,这种斗茶型式可能就是斗茶的标准型。以这种标准型不断重复进行,如果是十个回合,就是百服茶的斗茶了。所以「百服茶」可能就不是一百种茶,不然可真不得了。
  前述《元亨释书》为日本最早的佛教史汉文书,起自佛教传入到元亨二年(一三二二)为止四百余高僧传。为南北朝时代禅僧虎关师炼所着。
  从以上两种型态的斗茶,大概不脱离「辨别茶的异同」的范围,也就是「识茶」。除了以上二例,他如百种茶、六色茶、四季钓茶、三种钓茶、系图茶、源氏茶等等不外乎这两种方法的变化,基本型态不变。

这样的斗茶,严格说来,和我国宋朝的斗茶似乎搭不上边,是否受到宋朝斗茶的影响,不能确定,但所开的却是异样的花朵。我国斗茶也可分为两种型态,但有没有涉及赌博行为,史料记载不很清楚。型态之一:斗茶就是点茶,寻找好山好水好友一起来点茶品饮,比茶之优劣,论水之等第,这种斗茶,甚至一个人都可以进行,无任何得失之心。宋唐庚的《斗茶记》就是这种典型。另一种典型确是有比赛竞技的行为:例如江邻几《嘉佑杂志》所述:「苏才翁尝与蔡君谟斗茶,蔡茶精,用惠山泉,苏茶劣,改用竹沥水煎,遂能取胜。」再者如范仲淹的斗茶歌所述──
  ……北苑将期献天子,林下雄豪先斗美。鼎磨云外首山铜,瓶携江上中霝水。黄金碾畔绿尘飞,碧玉瓯中翠涛起。斗茶味兮轻醍醐,斗茶香兮薄兰芷。其间品第胡能欺,十目视而十手指。胜若登仙不可攀,输同降将无穷耻。……等都是这个类型,而这两种都不脱离文人雅兴的范围,同时讲究茶、水品与点斗的技术。
  当然日本也并非没有类似中国的斗茶型态,在《吃茶往来》五十位君源藏人回周防守的信里面,对于茶、水品、火候都有很精辟的描述,诚是自煎自斗的高人,只是当时茶寄合的洪流几乎淹没了一切,很难令人想到信中的:「心神飞扬,感情叵押,名作在唇,滋味优玄」的境界。
  今天这种称为「茶寄合」的斗茶,以「茶香服」或「茶歌舞伎」的名称保留下来,现在仍然在产茶区盛行,但是以煎茶的方式进行的斗茶为主。这种斗茶是在冬天茶叶收成完毕,农闲时期进行,已经没有赌博的行为,而是为了训练对茶叶品质鉴别的能力,所举办的竞技活动,对茶文化的提升有很大的帮助。
  斗茶的进行,其标准型态是准备不同的五种茶样各五包,共计斗五回合。如果都猜中的话,就是满分,称之为「皆点」,一个也没中就称为「暂且」,大概是安慰落败者说:「稍等一等,就会中了。」的意思吧!重复五回合都中就是二十五点,据说要得到二十分以上是非常困难。有时为了提倡斗茶和助兴,也会有提供资助的单位,或者参斗的人,各自带来赠品交换,从第一名的一等奖到参加奖,或者完全都没中的也会有特别奖。
  一九九三年二月五日,日本岩山斗茶会来台访问,曾经和天仁茶艺基金会,在天仁会议室举办了一次斗茶,参加斗茶的中日双方共计二十人。使用的茶按照品质,取茶铭为「花、鸟、风、月、客」,也就是「花──京都玉露」「鸟──福冈玉露」「风──京都煎茶」「月──静冈煎茶」「客──奈良煎茶」。进行斗茶的茶道具有骨牌盒,内有编号一至二十的「花、鸟、风、月、客」的骨牌各二十组,每十组装入一个骨牌盒里,骨牌盒隔成十个长条格,每组(五个骨牌)刚好放满一格,二十组使用两个骨牌盒,另外准备五个壶内有水位线的白色瓷壶和二十个白瓷杯,用来泡茶和奉茶。再准备相同的瓷壶一只,把泡好的茶倒入,作为茶盅使用,计时则用沙漏,冲泡器是陆羽电茶壶。泡茶的时候把茶和不锈钢制茶铭牌一起放入茶壶之中,泡好茶清茶渣的时候,再把茶铭牌捡起。每次重新泡另一种茶时,都必须把茶杯和茶壶清洗。倒茶样入壶时要避免曝光,用不锈钢茶枣装着,高高地倒。进行的次序如次──
  1.写上自己的名字,给记录登记在斗茶评分表上。
  2.发骨牌。
  3.看茶样。
  4.泡第一种茶,不按照品质的次序。
  5.计时。
  6.泡好茶,倒入另一把茶壶,分倒入杯,奉茶。
  7.主泡者泡第二种茶,斗茶者喝茶汤,猜茶铭,把认定的骨牌放入骨牌盒内。
  8.清洗用过的杯子分茶,参斗者喝第二种茶,主泡者泡第三种茶。
  9.如同一、二泡的方法,泡完并喝完五种茶。
  10按照泡茶的次序,公布答案。
  一般斗茶的标准型态是五回合,但当日只进行了三回合。对一题给一分,三回合满分是十五分。当天最高分数是七分,看来很不容易。
  作为茶道心技磨练的方法──千家七事式,是表千家如心斋宗左、里千家一灯宗室,在大德寺无学和尚处受教,根据《碧严录》之「七事随身」而制定了「花月、且坐、回炭、回花、茶香服、一二三、数茶」等七种茶法,其中的茶香服就是从「辨别茶的异同」的斗茶会或茶寄合承接而来,由于无学和尚为茶香服作了以下的赞偈──「干古干今截断舌头可知真味」,这个偈想来是出自《碧严录》第五的评唱雪峰所言:「……若扶竖宗教,续佛寿命,所以吐一言半句,自然坐断天下人舌头……」
  于是偏斜异风的茶歌舞伎,在祖师赋予精神上的意义之下,以「异相的茶道」形态,在茶道的法统里存活了下来。
  这个千家七事式的茶香服(茶歌舞伎),根据吉田尧文所着《千家七事式》,是以三种五服的浓茶来进行。首先客人喝「试茶」两种,接着喝不出示茶铭本茶三种,然后辨别是那一种茶。
  在茶室悬起看板,其上列出茶香服用茶的制茶师的名字,或者茶铭,最后写「客」。亭主写在看板的顺序,是点浓茶两种让客人试喝,接着把同样的两种茶和称为「客」的无试的茶变换顺序,一个个点出,让客人喝,客人则就已喝过的两种茶是那一个?或者是初次喝的「客」茶,将这三种分辨出来,把自己认为的答案交回。「茶香服」的记录称为「执笔」,其所写下的记录,就送给当天猜中的客人作为奖励。家元每年的利休忌都会举办这种茶香服,并亲自担任记录。

责任编辑:千鹤茶苗

上一篇:茶歌茶舞 下一篇:趣味话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