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鹤茶苗为您提供优质茶苗

老茶人俞永明:扎根乡野 初心不改

2018-04-11  作者: admin  来源: 未知  已阅读

C2018-01-19zx1101_P_1_409_554_1451_1089

花白的头发,笔挺的身板,他伏在书桌前,一边翻看着农业部发布的茶产业最新资料,一边将新数据一字一字认真敲打进PPT里。

你不会想到,眼前的这位老人,是进老年大学新学的电脑,只为了将60多年事茶的经验做成课件,讲给年轻的学生听;更不会想到,明天就是老人83岁的生日,而在几个月前,他还爬上了海拔600多米的茶山,深入产区为农民解答生产问题……

他就是我国著名的茶学家、茶树栽培育种专家,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原副所长、中国茶叶学会原秘书长俞永明,躬耕于茶一辈子,他说自己要对得起“茶人”二字。

出生在浙江萧山一户农家的俞永明,自小就在农活儿的“千锤百炼”中,感受着种田的不易。那时候,若能在采茶季喝上一杯母亲亲手炒制的茶,绝对是他童年记忆中难以忘怀的享受。

从种到饮,一颗茶种也种到了他的心里。后来有机会读书时,他毫不犹豫地报考了浙江农学院,选择了茶专业。

“我是在国家助学金的帮扶下一点点成长起来的,更是随着中国茶产业的发展一步步走到今天的。”俞永明打开话匣,诉说着自己的茶故事,似乎也在诉说着近几十年来那一代人的茶事。

开启西藏种茶历史

“宁可三日无食,不可一日无茶。”藏胞生活少不了茶,似乎无人不晓。可估计很少有人知道,在高寒、高海拔的西藏,真有一片茶园!在那里,两三万亩的茶树迎风而立,一年近150万公斤的茶叶产量,按一位藏胞每年消费四公斤算,可以解决近37万人喝茶的问题。

现在交通便利,边销茶进藏不再犯难。但时光倒回到近50年前,这些自给自足生产的茶叶,不知令多少藏胞,因能及时享受到甜茶、酥油茶的芳香,而满怀欣喜。

创造西藏种茶历史的幕后功臣之中,就有俞永明。

在上世纪60年代初,为了解决西藏茶叶供应问题,时任国家主席的刘少奇决定从中国农业科学院等部门派专家进藏调研。主要解答两个疑问:西藏能否种茶?西藏一年消费多少茶?

为此,组织部选派精干人员组成4人专家组: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的李联标和俞永明负责种茶可能性调研;当时的对外贸易部和雅安茶厂的两位同志负责茶叶消费量调研。

“茶是亚热带植物,都种在我国南方,从来没有跨越二郎山(以陡峭险峻、气候恶劣著称,被人们称为‘天堑’)的记录。”俞永明知道,能不能打破这个历史,与这次考察息息相关。

那时,很少有人进藏,现有的资料也显得十分单薄。实际上,俞永明手中仅有一份中国科学院关于西藏综合考察的报告能做参考,当时甚至连茶叶种植必需的水文资料都没有。

几乎是赤手空拳般,他们出发了。没有火车、长途汽车,他们就搭乘进货的大卡车进藏。从四川雅安启程,花了十来天,才走完了2000多公里的进藏路。进入西藏南部考察时,又是一路风尘。甚至在经过一处山口时,差点出现生命危险。原来前不久这里刚刚因为滚石砸落,牺牲了一位当地干部。他们吸取教训,缓慢步行,才由此躲过一劫。

万般艰辛,终是值得的。当俞永明走完了西藏南部的林芝、八宿、错那、然乌等十多个地区,终于在东久、通麦附近看到希望时,心中是抑制不住的激动。

“在那里,雅鲁藏布江在大峡谷处转弯汇入印度洋,印度洋的暖湿空气乘东南风倒灌在此集中,一直向南到察隅,降雨量常在1000毫米以上。我们还发现了大片的野生芭蕉和柑橘等酸性指示植物。经过仔细勘察,我们判断这里是整个西藏南部最适合种茶的地方。”俞永明说。

西藏能种茶吗?俞永明等人用长途跋涉的考察,给出了肯定的答案。在这号称“第三极”的世界屋脊上,终于有机会摇曳起茶叶的身影。

但俞永明谦虚地说:“西藏种茶,我只做了考察工作,最终能种上,成绩还要属当地努力的后人。”由这一代人的付出,当时建造的易贡茶场,现在仍是西藏唯一的茶场,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茶叶生产基地。那里郁郁葱葱的茶树,仍在续写着西藏的茶香传奇。

用脚跑出数据库

数据库、大数据时代,这些热词在当下司空见惯,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却显得凤毛麟角。

那时的俞永明,就在茶行业干起了一件时髦的事儿———建立茶树资源的数据库。不同的是,当下数据库经由网络传播获取和整理,那时的数据,更多的是俞永明和同事,用脚跑出来的。在云南、福建、四川、广西,时常能看到他们为此奔忙的身影。

起初,俞永明一直从事的是茶树栽培研究工作,直到上世纪80年代初,他才被调任到茶树种质资源的研究岗位上。可刚上任不久,这位心思细腻的茶人便敏锐地发现了国内种茶存在的困境。

“那时国内茶叶产量只有几十万吨,产量低的部分原因就出在茶树种质资源上:有的产区不知道种什么茶好,有的产区好的茶树资源又没有渠道得到推广,即使有的地方茶树种得好,也不知道这种资源推广开来是否可行。”

面对这种现状,俞永明迅速成立课题组,提出了全新的研究思路。他们“跑腿儿”到各个产区,成为了茶树资源的联络员,和各地茶叶研究所的资源科技人员合作,用多学科交叉重复鉴定的方法,分别从农艺、化学、细胞学、酶学等角度对每份被鉴定的茶树资源进行综合考察评价。

十多年的光阴,弹指一挥间。他们终于从几十万个测定数据中,筛选和发掘出60余个优质的茶树资源。这些树种有的成为了省级推广良种,有的成为了国家级推广良种,对全国茶产量的提升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这份沉甸甸的茶资源系统研究和综合评价成果,不仅赢得了来自国家的肯定,荣获1993年的农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和1996年的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更换来了茶农创收增收的笑脸。

扎根乡野,回报乡野

做茶树栽培、育种研究,就要扎根乡野。田间地头,与虫蚊作战,春夏秋冬,与寒暑抗衡,这些早已成为了为获取第一手研究资料的家常便饭。

“科研工作,就要到实践中去。”俞永明始终认为,实践出真知,吃苦是必须的。“虽然身体受点累,但精神上很愉悦。尤其是能为茶农服务,更是打心眼儿里高兴和满足。”

当年在浙江乐清,俞永明将实践换来的真知,应用于当地的茶产业发展进程中。那时帮扶出现了一批种茶大户和特色茶企,至今仍在茶行业占有一席之地。

俞永明更将几十年的实践经验编撰成《茶树高产优质栽培新技术》《种茶》等五六本茶书,并参与编写《中国茶叶大辞典》等。这些书籍一经出版,来自茶产区的读者书信如雪花般纷至沓来。至今俞永明手上还留存着其中的五六十封。

他是每封必回,有问必答,哪怕是一个小问题,也从不拖延。“茶农信任我,这是多大的荣耀,解答这些问题,也是一个茶人的责任。”

时至今日,退休近20年,俞永明也并非像其他老人一样赋闲畅游,而是选择依然坚守在中国茶叶学会和浙江老茶缘茶叶研究中心的岗位上。他说这是自己的使命。

“小时候,如果不是受国家资助,我根本没机会重返校园。现在自己积累了几十年的茶叶经验,理应更好地将它回报社会,贡献给需要的人。”俞永明说,“我出身乡野,回报乡野。一生事茶,于我是一种享受,我无怨无悔。”

责任编辑:千鹤茶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