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鹤茶苗为您提供优质茶苗

茶与文化的传播

2018-12-20  作者: admin  来源: 未知  已阅读

在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中,文化的传播、互鉴居功至伟。在人类文明传播史上,丝绸之路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英国历史学家彼得·弗兰科潘在他的《丝绸之路:一部全新的世界史》一书中评价说,丝绸之路“是整个世界的中枢神经系统,将各民族各地区联系在一起”,通过贸易沟通、思想沟通,相互学习、相互借鉴,结果,丝绸之路上的文化、城市和居民收获了进步和发展。

丝绸之路提供了通道,通道上发生着物质的交流。首先是丝绸,丝绸之路因此而得名。据说,茶叶和丝绸、瓷器是中国三大名片。有人进一步解释说,2000年前,丝绸是中国的名片;1000年前,瓷器是中国的名片;5000年前,茶叶是中国的名片。可是,人们在谈论丝绸之路时,对茶叶却着墨不多。

 

前面提到的弗兰科潘的书中,52万字的大作,压根就没提到茶叶,试举几个书中各章的标题:信仰之路、基督之路、奴隶之路、天堂之路、黄金之路、白银之路、纳粹之路、美国之路,可见,这本书的重点,在书名的后半部分,它讲的是世界史,而且重点仍在西方,虽然略有调整。此书之前,2014年,我国著名学者刘迎胜也出版了一本名为《丝绸之路》的著作,同样也是52万字。这本书紧扣丝绸之路,顺着草原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两条线展开,是学界公认的研究丝绸之路的权威之作。可是遍寻他这本书的各级标题,没有茶,粗读全书内容,谈到茶的文字也极少。

茶叶在中外文化传播中,起过什么样的作用?为什么谈论一带一路时,对茶叶讲得不多?一带一路的推进,茶文化将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呢?

 
 
 
 
 
 

茶与中国文化的特点

 

 

茶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唐代陆羽在《茶经》里称,“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更为可信的说法是:春秋时期,中国人已经流行喝茶。晏婴辅佐齐景公时,便有“食脱粟之食,炙三弋、五卯、茗荼而已”的说法。唐代以后,饮茶更是兴于国内,传至海外。

中国人全民喝茶,有的人喝茶很讲究,喝出了仪式感,喝出了品位,喝出了哲思,喝出了文化。台湾茶人池宗宪在《一杯茶的生活哲学》一书中把茶与酒作了这样的对比:“酒可痛饮狂歌,笑傲世俗,突出矛盾;茶,是醒的人生泉源,食罢一觉醒,起来两瓯茶,行读一卷书,这便是清醒。”,点出酒或茶反映出醒的人生和醉的人生的对抗。尼采认为,古希腊文明是日神精神和酒神精神的交织、对抗。我以为,伟大文明都应该是这样的双螺旋结构,虽然可能重于某一方面,但对其对立面,绝不全然废弃。中国文化偏重冷静、理智、务实,不太讲怪力乱神。斗酒诗百篇的李白来自边塞,带来游牧文化的豪勇,对补充、激活了中华文化,但不是中华文明的主要方面。

 

茶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

 

 

饮茶促进了中华文明的扩散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中华文明起源于中原,并以此为中心,它以农耕文明为主,与游牧文明相结合。游牧文明对中原的最大需求之一就是茶。茶可以解牛羊肉之腻,又可补充人体所需的维生素,游牧民族一旦喝上茶,便离不开茶了。以茶制夷因此成了国家战略。周重林在《茶叶战争》一书中对此有精彩阐述:“随着茶的传播,华夏与番夷有了更深入的往来。通过贸易、文化等渗透,最终在心理上获得西边的认同,中心也随着茶而发生空间上的迁移,最后形成了一个无形的茶叶疆域与茶叶贸易圈。”

饮茶不仅塑造了中国,也改变了世界。

 

茶与日本文化的演进

 

 

在中华文化灿烂辉煌的宋代,茶被传到了近邻日本,日本《类聚名物考》里讲:“茶道之起,由宋传入。“宋人精致的点茶技艺。在日本被发展成茶道,对日本文化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千利休是日本茶道的“鼻祖”和集大成者,他提出了“和、敬、清、寂”的茶道思想,“和”是调和与和乐,是互相愉悦之心;“敬”是对他人的敬爱之心;“清”是清洁、清廉,是指对自己以及周围环境的清洁与整理;“寂”是寂静、闲寂,是摒除一切不需要的多余,是“断·舍·离”。

借助茶道调整人与人、人与物的关系,规范人的行为,教导人遵守秩序,坚定忍耐。拂去尘埃,看到本真的初心;回归自然,汇聚消散的灵性。这就把饮茶上升到形而上的高度,为茶文化做出了重大贡献。除了中国和日本外,找不到什么国家对茶的形而上的意义这么讲究的了。

日本人对茶文化有独特的感悟。冈仓天心在《茶之书》中有这样一句话:“茶道的要义在于崇拜‘不完整的事物’,也即在不可解的人生之中,拥有想要成就某种可能的温和企图。”“它展示的是如何从简单而不是复杂和奢华中寻找快乐”,这种对不完整、不可解的接受、欣赏和感悟,对简单的追求,是典型的日本文化。

 

茶与英国的崛起

 

 

英国称霸世界是世界史上的大事件,据说,茶在其中也扮演了重要角色。人类学家艾伦·麦克米兰和艾丽斯·麦克米兰在《绝色黄金:茶叶帝国》一书中对茶叶对英国的贡献有相当高的评价,认为:茶叶对英国工业革命有重大贡献,使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帝国。指出,喝茶有助于产业工人恢复体力,“‘茶歇时间’的出现增加了人们对生活的忍耐力,让干活的工人能够有所企盼”茶水加入牛奶和糖,让产业工人在工作中间既提神放松,又增加了能量和蛋白质的摄入,有利于恢复体力。书中引用研究中国历史的美国人卫三畏的话说,喝茶有益于中国人的勤劳。如果是喝威士忌,‘即使是度数很低的威士忌,那么痛苦、贫困、争吵和疾病就会取代节俭、安静和勤劳”。

书中提到,茶水有利于控制传染病。英国人开始饮茶的时候,恰好是工业革命开始、城市人口膨胀、居住密集的时候,这是容易引发各种传染病的。17世纪下半叶,在伦敦,每年有2000人死于痢疾,可是,“痢疾的流行在18世纪逐渐减弱”,作者指出,饮茶对此做出了贡献。

书中指出,喝茶塑造了英国人的性格。在喝茶习惯养成以前,英国人往往到酒馆和咖啡馆,而且只能是男人去。喝上茶以后,妇女也加入了。“教化了粗野暴躁的家庭;让酗酒者不至于发生不测;”,征之以喝酒之后闹事的英国足球流氓,不难看出茶对英国人性格养成做出的积极贡献。

还书还认为,茶叶帮助了英帝国的扩张。东印度公司通过垄断中国的茶叶生意,成为当时世界最大的公司。但英国人不满足于通过贸易赚钱。他们英国人还设法从中国盗取茶树种、获得种茶技艺,招募中国茶农,在印度、斯里兰卡和肯尼亚等殖民地试种茶叶,试种成功后,又操纵茶叶市场,排挤、打压中国茶叶。他们利用工业革命的成果,用上了机器,修筑了铁路,统一了管理,研究了市场需求,结果,彻底改变了国际茶叶市场的版图。

书中引用了两位学者的话,评价茶叶对英国的贡献。一位是人类学家文思理,“英国工人喝下第一杯加糖热茶是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事件,因为它预示了整个社会的重大变革,这是对经济基础和社会基础的彻底重塑。”另一位是十九世纪中叶的历史学家约翰·戴维斯,“就对一个民族的行为习惯产生巨大革命性影响来说,没有任何一种事物能像茶叶那样在过去一百年里对英国人的影响那么大”。

 

茶与丝绸之路

 

 

仅从日本、英国这两个国家,就可以看出从中国输出的茶对人类社会做出的重要贡献。但是,为什么在本文开头提到的两本书中,没怎么提茶向世界的传播呢?我想,除了茶向世界传播的历史比丝绸和陶瓷短以外,另一个重要原因是,茶向世界的传播主要是借由大英帝国之手实现的,本是自己国家的宝贝,却让他人占了便宜。

现在世界上流行的可乐、雪碧等碳酸饮料,如果经常饮用,都对人体有害,茶却不同。大概因为当年运输时间过长、贮存手段有限的限制,当年中国向海外输出的主要是发酵或半发酵的茶,比如红茶。如今,运输条件改善,技术水平提高了,我们中国人能不能借助一带一路推进的绝好时机,引领世界潮流,推广中国的优质茶,特别是绿茶,像法国红酒那样,培养各国人民的品茶口味,引发世界范围的饮品革命呢?

责任编辑:千鹤茶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