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鹤茶苗为您提供优质茶苗

茶园杂草防控技术研究进展(二)

2020-04-15  作者: admin  来源: 未知  已阅读

 
三、茶园杂草防控技术的比较
 
 

 

对已报道的茶园杂草防控模式进行统计并比较不同模式下的效果与成本,结果如表3。

 

在表3的基础上,按照防效平均值和成本平均值将目前主要的茶园杂草防控模式划分为3类(图3)。第一类包括化学除草剂、新型除草剂、覆盖黑色防草布、覆盖黑色地膜、套种广金钱草和间作鼠茅草,其主要特征是防效好且成本低;第二类包括覆盖无纺布和间作大豆,其主要特征是防效好,但成本偏高;第三类包括人工除草、覆盖稻草和覆盖白膜,其主要特征是成本偏高,但防效一般。综合已有茶园杂草防控技术,优选第一类成本低且防效好的技术。在此类技术中,化学除草剂年成本最低,仅为1170元/hm²,防效90%左右,属于最优选择,但是化学除草剂存在农药残留与生态环境风险。结合对不同茶园控草技术特点的分析,参考茶园类型和茶树树龄,建议采用合适的防控技术或技术组合进行杂草防控。针对山地丘陵茶园,推荐幼龄茶园优选铺设防草布技术,成龄茶园推荐采用间作鼠茅草或套种广金钱草技术(华南丘陵地区),有机成龄茶园推荐使用新型除草剂(艾敌达、除草醋)和间作鼠茅草。

 

 

 

 

◆  ◆  ◆  ◆  ◆  

 

 
 
四、茶园杂草防治技术研究与应用展望
 
 

 

1. 探明茶园杂草功能分类

 

茶园草类植物是茶园生态系统的重要一员,具备水土保持、改良土壤肥力、稳定茶园生态系统等多重生态功能,对维持茶园生态系统生产力具有重要影响。由于人工的干预与输入,茶树属于该系统中的优势种。部分恶性杂草的存在可能会与茶树争水争肥争光照,但大部分杂草属于非恶性杂草,属于伴生种或者偶见种,在该茶园生态系统中处于从属位置。非恶性杂草群落的存在,可能成为害虫取食的缓冲带,杂草根系分泌物能在一定程度上分解土壤矿质元素,促进土壤养分释放与土壤熟化,因此,应该重视非恶性杂草潜在的生态功能与价值,探明茶园杂草的功能分类,区分茶园恶性杂草和非恶性杂草类群,建立茶园常见有害有益杂草名录。改除草为控草,甚至养草,清除恶性杂草,保留有益杂草,维持茶园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与稳定性,将是今后茶园杂草管理策略的重要方向。

 

2. 加强杂草防控技术的研发

 

目前,茶园登记可用除草剂种类与产品数量低于同类山地作物柑橘,远低于玉米、水稻和小麦等大宗作物,且已有剂型均为单剂。因此,开展已有作物除草剂在茶园适用性评估研究,是短期内增加茶园可用除草剂的快捷方式。另一方面,开发高效茶园专用除草剂混剂,开发新型助剂,提高除草剂使用效率,也将是茶园杂草综合防治的重要研究方向。

 

3. 推动杂草防治新技术的推广

 

加大茶园除草剂安全使用宣传和茶园新型杂草防控技术的示范推广。定期举办相关培训并建设新型杂草防控技术示范基地,科研单位联合企业制定杂草防控技术规程,促进茶园除草剂的减量化与新型杂草防控技术的推广应用。

 

责任编辑:千鹤茶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