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鹤茶苗为您提供优质茶苗

茶叶的调节免疫作用(一)

2020-06-10  作者: admin  来源: 未知  已阅读

免疫力是人体自身的防御机制,是人体识别和消灭外来侵入的异物(病毒、细菌等),处理衰老、损伤、死亡、变性的自身细胞,以及识别和处理体内突变细胞和病毒感染细胞的能力。研究发现,人类90%以上的疾病都与免疫系统的功能异常有关。

 

茶是具有显著的抗氧化和调节代谢作用的健康饮料。国内外已有大量的研究报道茶叶及其功能成分具有免疫调节功能,可通过抑菌抗病毒,调节炎症免疫、代谢性免疫、肠道免疫和肿瘤免疫等作用,提高人体健康水平,降低疾病风险。

 

 

 

 
一、免疫系统与免疫调节

 

免疫系统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组成,具有识别和排除抗原性异物,与机体其他系统相互协调,共同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和生理平衡的功能。免疫细胞是机体的健康卫士,可以预防和清除病原微生物感染,还能清除体内突变、衰老和死亡的细胞。对感染的防御是由固有免疫的早期反应和随后的适应性免疫反应介导的。

 

 

 

 

 
二、茶叶的免疫调节机制

 

1. 茶叶调节炎症性免疫
 

炎症反应是临床上常见的一个病理过程,可以发生在机体各部位的组织和器官中。急性炎症平时具有红、肿、热、痛、机能掩藏等变化,同时常伴有发热、白细胞增多等全身反应。茶叶调节炎症免疫的作用也已被大量研究证实,用茶水灌喂小鼠并测定其脾淋巴细胞的IL-2水平,结果发现,红茶、白茶、乌龙茶、绿茶、茉莉花茶都不同程度地提高了小鼠混合脾淋巴细胞生成IL-2的水平。T淋巴细胞活化时,与细胞膜上IL-2结合,从而促进其分裂、增殖,导致参与免疫应答的细胞数量增加。将绿茶粉和茶多酚添加在犬饲料内,对调节脂代谢平衡、抑制促炎因子生成、减缓炎症、提高机体免疫球蛋白含量、增强免疫力都有效果。通过构建兔动脉粥样硬化模型,连续灌喂茶多酚后,可使兔血清中炎性因子显著降低,说明茶多酚可以通过抑制炎症来改善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血管疾病。茶多酚可抑制心肌中许多炎症因子的表达,降低炎症对心脏的损害程度,绿茶、红茶和白茶中的茶多酚均具有抗炎作用,还可提高皮肤免疫力。

 

 

 

◆  ◆  ◆  ◆  ◆  

2. 茶叶调节代谢性免疫
 

代谢综合征是指人体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物质发生代谢紊乱,而出现肥胖、高甘油三酯血症、胰岛素抵抗或高胰岛素血症、高血压等心血管危险因素在个体身上聚集的病理状态。近年来,大量研究使人们也认识到脂肪组织与免疫系统存在着某种特定的联系。研究发现积累一定数量的皮下脂肪有益于机体的健康,而过多的腹腔内脂肪的积累则与胰岛素抵抗、肥胖并发症的发生呈现明显的正相关性。

 

采用不同浓度的黑茶对小鼠进行灌胃,并测定小鼠血清中瘦素和脂联素等因子的含量,结果发现小鼠的内脏脂肪系数、血糖浓度和胰岛素含量都有所降低,且呈剂量依赖性。而且小鼠血清中瘦素的浓度下降,脂联素浓度上升,并且TNG-α和VEGF质量浓度也显著下降,证明普洱茶可以改善身体的炎症状态。用乌龙茶提取的茶多酚和茶多糖灌胃大鼠,检测相关血清指标显示,灌喂低、中剂量茶多糖实验组的大鼠其瘦素水平显著下降。对冠心病患者进行饮茶实验并观察发现,饮用乌龙茶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脂联素水平,且无安全问题。给实验大鼠灌喂不同剂量茶多酚时,随茶多酚剂量的增加,大鼠的体重和体脂肪重量呈下降趋势,且大鼠的血清瘦素水平低于高脂对照组。

 

◆  ◆  ◆  ◆  ◆  

3. 茶叶抑制病原微生物感染
 

EGCG对多种病毒具有抑制作用,是防治病毒性疾病的潜在替代物。EGCG可与细胞中的许多分子,特别是蛋白质紧密结合,进而影响其原有的活性和功能。EGCG通过与病毒表面或细胞表面受体相互作用,干扰病毒与宿主细胞的相互作用。EGCG在调节内切体和溶酶体微环境中起着重要作用,内切体和溶酶体的酸化是病毒入侵的关键。由于病毒复制酶的失活或宿主因子的调节,病毒基因组复制或病毒蛋白表达也会受到抑制。大量研究表明,EGCG 对病毒附着和基因组合阶段具有抑制作用。

 

 

 

(1) 茶叶对流感病毒的抑制作用

格林等人早在1949年就报道茶提取物具有抗流感病毒作用,1993年在Madin Darby 犬肾(MDCK)细胞中,发现EGCG可以抑制甲型流感病毒IVA和乙型流感病毒IVB。2005年韩国研究人员在MDCK细胞中进行流感病毒体外培养发现,EGCG和ECG是流感病毒的有效抑制剂,并在所有病毒的亚型中都观察到该作用,包括目前影响人类的A/H1N1、A/H3N2和B病毒。还发现EGCG比ECG和EGC对病毒神经氨酸酶和病毒基因组RNA合成的抑制作用更强。此外,EGCG对病毒有凝集作用,可阻止病毒吸附到细胞表面。日本今西等人进一步研究揭示,富含EGCG的绿茶提取物的抗血凝素活性可能是由于它对内质体和溶酶体酸化具有抑制作用。庆滋松本等通过随机临床试验发现,服用儿茶素/茶氨酸5个月对临床确诊的流感病毒感染有显著的预防作用,且耐受性良好。儿茶素及其衍生物抑制流感病毒有3种可能的作用机制:抑制对宿主细胞的附着、抑制病毒复制、抑制病毒神经氨酸酶。

 

(2) 茶叶对肝炎病毒的抑制作用

研究表明,不同浓度绿茶提取物对HepG2-N10细胞(表达HBV抗原的稳定细胞)的HBV抗原表达、细胞外乙型肝炎HBV DNA合成、细胞内复制中间产物合成、cDNA 和HBV mRNA合成均具有抑制作用。同时,通过建立人肝嵌合型小鼠模型检测EGCG对HBV感染的影响时发现,当EGCG处理小鼠时,人细胞中HBcAg表达水平低于未经EGCG处理的小鼠,结合小鼠肝组织免疫染色结果证实EGCG对HBV感染具有抑制作用。细胞感染HBV期间采用EGCG治疗,可使其HBV rcDNA呈剂量依赖性下降。此外,用10 μmol/L EGCG处理细胞后,HBV mRNA水平比对照细胞降低了80% 。可见, EGCG在HepG 2.117细胞中通过破坏HBV 复制中间产物DNA合成而抑制HBV复制,从而减少了HBV共价闭合环状DNA的产生,由此确证EGCG对HBV感染具有抑制作用。

 

(3) 茶叶对结核杆菌的抑制作用

饮茶对结核病有一定的防御和抑制作用,饮用红茶、乌龙茶和绿茶与肺结核呈极显著负相关,同时茶摄入量与结核病呈显著的量效关系。其中,绿茶效果明显,主要是依赖EGCG的生物活性。EGCG抑制结核分枝杆菌的作用机制研究表明,EGCG 可抑制结核分枝杆菌烯醇基ACP还原酶(InhA)活性,干扰辅助因子NADH与InhA的结合。烯醇基ACP还原酶是结核分枝杆菌合成分枝菌酸的关键酶,分枝菌酸又是合成结核分枝杆菌细胞壁必不可少的成分,缺损细胞壁将导致菌体细胞完整性丧失,细菌因此裂解死亡。同时,EGCG还能抑制结核杆菌在巨噬细胞中的存活。通过下调巨噬细胞内天冬氨酸色氨酸包被蛋白(TACO)基因表达抑制巨噬细胞内分枝杆菌的存活。巨噬细胞内缺乏成熟的致病性结核分枝杆菌的吞噬体,是结核分枝杆菌病原体持续存在的关键因素,而TACO在阻止这种成熟过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基于抗氧化作用,EGCG还可以在肺结核氧化应激治疗过程中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

 

(4) 茶叶对HIV、EVB 和SARS病毒的抑制作用

人类免疫缺陷疾病也就是艾滋病(AIDS),主要是由于HIV-1包膜糖蛋白gp120能与CD4T免疫细胞结合,而CD4分子是重要的T细胞表面糖蛋白,主要用来识别抗原和激活抗原。所以,HIV感染的患者存在严重免疫缺陷,最终死于肿瘤或者各种病菌感染。绿茶儿茶素对HIV逆转录酶活性抑制作用研究表明,EGCG、EGC、ECG都具有抑制作用,其中EGCG的效果最好,IC为0.32 μmol/L。细胞实验研究证实,EGCG能抑制HIV-1和HIV-2感染的半有效浓度为1.6 μmol/L。EGCG能在早期抵抗HIV,主要是抑制HIV 进入宿主细胞。茶多酚能阻断融合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融合活性核心构象gp41六螺旋束的形成,且茶黄素抑制效果强于茶多酚。EGCG还能通过改变HIV 病毒颗粒物理结构的完整性来抑制膜融合过程。EGCG 对CD4分子具有较高亲和力, 在10 nmol/L时即可抑制gp120与人CD4T细胞的结合。同时,EGCG生理浓度为6 mmol/L时能显著抑制HIV-1 临床分离株和实验室适应亚型的抗原HIV-1p24的产生。EGCG 治疗HIV的临床试验中,22名HIV-1感染者测试结果显示,多酚耐受性良好、没有出现不良反应,但还需要更多的数据支撑。

 

爱泼斯坦-巴尔病毒(EBV)是一种普遍存在的人类病毒,它在大多数上皮细胞中产生溶解性感染,在大多数B细胞中产生潜伏性感染,是多种恶性肿瘤和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病因之一。研究表明,EGCG可抑制EBV病毒裂解蛋白的表达以及EBV诱导的B淋巴细胞转化。且EGCG可通过降低EVB核抗原EBNA1 结合强度来削弱EBV 潜伏期的持续性,EBNA1在所有EBV阳性增殖细胞和EBV 相关恶性肿瘤中广泛表达。EGCG还能通过ERK1/2和PI3-K/Akt 信号传导抑制EBV病毒自发裂解感染。EGCG能抑制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征SARS冠状病毒3CL蛋白酶分子活性,而3CL蛋白酶负责在复制酶多蛋白的N端发现的裂解。也有研究发现,红茶提取物中的TF3(茶黄素双没食子酸酯) 也可显著抑制SARS 病毒的3CLPro蛋白酶活性,抑制病毒在宿主中复制。

 

◆  ◆  ◆  ◆  ◆  

 

 

4. 茶叶调节肠道免疫
 

不少研究证实,茶叶可以改善肠组织结构、抑制肠道炎症以及调节肠道菌群、增加有益菌群达到增强自身免疫力的效果,茶多糖、茶氨酸和茶多酚等功能成分在调节免疫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例如,富含茶多糖的茯砖茶水提物在调整肠道菌群时,能使肠球菌显著降低,双歧杆菌和乳杆菌等有益菌群增多。肠道微生物如乳酸杆菌、双歧杆菌,可促进肠道上皮细胞的增殖和分化,或者通过启动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的成熟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的分化,促进肠道相关淋巴组织的生长,维持肠黏膜的完整性,降低肠道通透性和氧化应激,通过被动扩散进入循环中的脂多糖减少。双歧杆菌能促进小肠淋巴组织集合细胞增生,诱导淋巴组织集合的浆细胞产生大量的sIgA,进而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

 

◆  ◆  ◆  ◆  ◆  

 

 

5. 茶叶调节癌症免疫
 

机体的免疫功能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当宿主免疫功能低下或受抑制时,容易发生肿瘤,而在肿瘤进行性生长时,患者的免疫功能也会受到肿瘤的抑制。不少研究证明,茶叶中的有效成分在配合放化疗治疗癌症时能够增强机体的免疫力,更好地杀死肿瘤细胞,其作用机制主要是促进T细胞的活化和增殖以及调节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的活化。研究发现茶多糖(TPS) 可以提高腹腔巨噬细胞TNF-α的表达进而增强免疫抑制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M2 型TAM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小板源生长因子(PDGF)、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MMP-2)等细胞因子协同促进肿瘤血管的生成。Pro-EGCG 处理可下调基质细胞中CXCL-12的表达,限制巨噬细胞的迁移和分化,从而抑制表达VEGF A的TAM的浸润。EGCG和茶黄素可抑制MMP活性以阻滞肿瘤浸润与转移。 (待续)

责任编辑:千鹤茶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