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茶氨酸是一种在茶树叶片中发现的非蛋白质氨基酸,广泛用作饮料和食品中的安全食品添加剂。自1964年以来,L-茶氨酸因其具有生物活性,如放松,集中注意力,改善睡眠质量,抗凋亡,抗氧化剂和抗炎作用而被用作营养补品。茶氨酸在食中很容易被生物利用,并在肠道中迅速吸收,并被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授予“公认的安全-GRAS”地位。
研究者发现用L-茶氨酸处理可显著降低疾病活性指数,并减轻与炎症相关的结肠长度病理损伤,以及DSS诱导的结肠炎的组织病理学特征。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性疾病,主要的临床表现是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等。
它的病因尚不十分清楚,其发病原因可能与饮食因素、遗传因素、精神因素、免疫因素等有关,而临床缺乏确切的特效治疗药物,可引发中毒性巨结肠病、肠梗阻、结肠癌等并发症,严重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
其治疗主要是使用氨基水杨酸类、糖皮质激素等药物,复发率高、副作用明显等风险限制了其有效性。
建立适当的结肠炎动物模型对于研究UC的病因、发病机制以及新的治疗方法具有重要意义,日本学者于1985年首次应用硫酸葡聚糖(DSS)制备了鼠UC模型,此后,该方法广泛用于筛选治疗炎症性肠病(IBD)的新方法和临床前新药物的开发,也用于研究IBD的发病机制。
与DSS组相比,L-茶氨酸给药还抑制了DSS诱导的结肠组织变化,其中包括髓过氧化物酶的4.5倍和丙二醛的2.3倍。此外,与DSS组相比,谷胱甘肽(体内重要的抗氧化剂和自由基清除剂)增加了85%,脂多糖水平减少了55%。在蛋白质和mRNA水平上,包括白细胞介素(IL)-1β,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在内的促炎细胞因子表达也明显降低。值得注意的是,L-茶氨酸给药可以显著抑制DSS诱导的血清脂多糖含量的增加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环氧合酶-2,toll样受体(TLR)-2,TLR-4,TLR-6和TLR-9的增加。
此外,L-茶氨酸还减弱了结肠组织中血清二胺氧化酶含量的降低和短链脂肪酸的产生,以及在DSS诱导的结肠炎中黏膜屏障小带闭塞蛋白-1和claudin-1的基因表达。
总体而言,研究者发现,L-茶氨酸可抑制DSS诱发的结肠炎小鼠的肠道炎症,并防止肠道屏障破坏。
最后研究者提出应该考虑进行进一步的临床试验,以评估补充L-茶氨酸对人体氧化和炎症反应的影响。
责任编辑:千鹤茶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