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唐诗人刘禹锡(772—842)有一首《西山兰若试茶歌》诗,诗句“自傍芳丛摘鹰嘴”“斯须炒成满室香”是说采下的芽叶炒制后,满室生香,而且炒制花费时间不长。这是至今发现的关于炒青绿茶最早的文字记载,也就是说,唐代虽以蒸青茶为主,但已开始有炒青茶。
随着散茶的发展,明代炒青制法日趋完善。明代闻龙《茶笺》(1630)“诸名茶法多用炒,惟罗芥宜于蒸焙”,也就是说这时的炒青法已经非常普遍。明代的《茶录》《茶疏》《茶解》中都有较详细的炒青工艺记载。
明代张源《茶录》(1595年前后)在“造茶”“辨茶”中记述,炒茶锅“广二尺四寸”,烧至“锅极热”“始下茶急炒”,要猛火“火不可缓,待熟方退火”,竹筛中揉捻“轻团挪数遍”后“复下锅中,渐渐减火,焙干为度”。总之,要看茶做茶,掌握火候“火烈香清,锅寒伸倦,火猛生焦,柴疏失翠,久延则过熟,早起却还生,熟则犯黄,生则着黑,顺挪则干,逆挪则湿,带白点者无妨,绝焦点者最佳。”
明代许次纾著的《茶疏》在“炒茶”一节同样有详细记述,“生茶初摘,香气未透,必借火力以发其香”“炒不宜久…….过熟而香散矣,甚且枯焦,不堪烹点”,炒茶锅不宜用新铁锅“铁腥一入,不复有香”,最忌沾有“脂腻”油腥,要专用炒茶锅“无得别作他用”。炒茶燃料的柴火“仅可树枝,不用于叶”,枝杆“火力猛炽”,树叶“易焰易灭”容易生烟,火力不够,影响品质。下锅的鲜叶量“仅容四两”“先用文火焙软,次加武火催之”“急急钞转,以半熟为度”,至产生香气后用小竹扇转移到纯绵大纸衬底的竹笼中燥焙,“炒速而焙迟,燥湿不可相混,混则大减香力。一叶稍焦,全铛无用”,总而言之要看茶做茶。
明代罗廪在《茶解》“制”一节中对炒青茶有详细技术要求,杀青锅温要热,而焙茶火温要低“炒茶铛宜热,焙铛宜温”,鲜叶要新鲜“膏液具足”,杀青的投茶量要少“凡炒,止可一握”,高温急杀,杀透杀匀“候铛微炙手,置茶铛中,札札有声,急手炒匀”“武火急炒,以发其香,然火亦不宜太烈”,杀青后要经过摊凉才开始揉捻“出之箕上,薄摊,用扇扇冷,略加揉挼”“揉挼则脂膏熔液”“再略炒,入文火铛焙干,色如翡翠”,成茶色泽绿润如翡翠,“若出铛不扇,不免变色”,不经过摊凉就会变色。烘干要“慢火烘炙”。锅面要求光滑干净“磨擦光净,反沉滑脱”,忌用新锅“若新铛则铁气暴烈,茶易焦黑,又若年久锈蚀之铛,即加蹉磨,亦不堪用”,用手掌感觉锅温的高低“炒茶用手不惟匀适,亦足验铛之冷热”。当时松萝茶和天池茶对采摘的鲜叶还要进行选拣和加工,“新采拣去老叶及枝梗、碎屑”“除筋摘片,断蒂去尖”后再付炒制,“梗苦涩而黄,且带草气,去其梗,则味自清澈。”
以上书中系统介绍了炒青绿茶工艺,大体包括了高温杀青、揉捻、复炒、烘焙至干燥的技术要点,这种工艺与现代炒青绿茶制法非常相似。总之,古人炒青工艺的技术要求至今仍然被各地名优绿茶所沿用和遵循。由此可见,我国炒青绿茶的“传统工艺”源远流长。
关于“炒青”之名宋代见于陆游诗中。清代茹敦和《越言释》中记载:“今之撮泡茶,或不知其所,自然在宋时有之。且自吾越人始之。按炒青之名,已见于陆诗,而放翁《安国院试茶》之作有曰……日铸则越茶矣,不团不饼,而曰炒青。”
自从明代炒青绿茶盛行以后,后人对炒制工艺不断革新,先后产生了不少外形内质各具特色的炒青绿茶。如扁形的龙井茶,圆紧似珠的珠茶、涌溪火青,形似眉毛的珍眉等。
责任编辑:千鹤茶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