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鹤茶苗为您提供优质茶苗

以“退”为进 多元农业提升茶业

2017-08-14  作者:   来源: 泉州晚报  已阅读

退茶还林还耕,避免盲目扩张种植规模,维持生态平衡,优化产业结构,追求可持续性的市场发展

退茶还果,发展多元农业、旅游业。

改造低产茶园,种植灵芝。

腾出的土地种植花卉,产业结构不再单一。

核心提示 安溪县农业部门发布的数据显示,自2010年“退茶还林”启动以来,全县已退茶2.6万亩。今年,该县还将继续实施退茶工程,计划再退茶园1万亩。连续多年实施“退茶还林”“退茶还耕”,茶乡安溪在大力发展茶业的同时,淘汰低产茶园,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多元特色农业。

退茶还林 种沉香促增收

近年来,安溪县林业局将引进沉香树种植作为该县林业科技推广的有益尝试,引导安溪县低山丘陵地区部分茶园退茶还林,调整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

“2016年已套种600亩,今年计划在原有基础上再增加1000亩。”近日,在虎邱镇竹园村低产茶园里,几名村民正拿着割草机,对原已荒废的茶园进行修整,机械声轰鸣作响。而在附近山上,30多名村民挖坑、放苗、施肥、填土,沉香苗种满山头。

去年,县林业局引进台湾一家沉香种植与研发企业,引导虎邱竹园村茶农退茶还林。“200多户茶农在不改变土地所有权情况下,出租低产茶园3000亩,由该企业进行统一种植与管理。”

“空闲时就到沉香种植基地干活,时间安排上很灵活,确确实实增加收入。”60多岁的老茶农周金溪将3亩茶园租给沉香基地。“有的茶园都已荒废,产生不了任何经济效益,现在租给沉香基地不仅能拿到租金,闲暇时到基地帮工,每月还有2000多元工资收入。”

“沉香苗种植3年后就可采沉香叶制作沉香茶,5-6年后,可施行结香技术,让沉香结香,做药材、香料。”沉香种植基地负责人周进君介绍,沉香用途十分广泛,除药用外,还可做成熏香、饰品、化妆品等。

还果还耕实现多元发展

盛夏时节,走进蓬莱镇吾邦村,只见村道两旁,一大片平整好的土地上,刚种下的树莓苗长势良好。沿着坡地,一层层向上铺展,展现出一幅别具层次感的绿意。

吾邦村党支部第一书记吴小雷告诉记者,这片树莓共有35亩,以前是分属于多户村民的低产茶园。实施退茶还果后,村里采用流转方式,通过向茶农租借土地,发展树莓种植业。

今年5月,吾邦村还成立共利农业专业合作社,对树莓种植基地实行统一管理。由于树莓耐贫瘠、抗干旱,适合山坡地种植,这些种下去刚满月的树莓成活率高,长势良好,今年11月就可挂果。吴小雷说,这35亩树莓挂果后,将采用自驾采摘方式来进行销售。销售盈利和分红将用于村里扶贫开发和帮贫助困。

与吾邦村一样,蓬星村经过退茶还蔬、还果,在原来的低产茶园上发展大棚蔬菜种植25亩,种植红柚20亩。如今,走进村子,层层叠叠的蔬菜大棚,金黄的梯田、漫山遍野的红柚再加上保存完好的古厝群,风光大好。

“通过对高坡度低产茶园实施退茶还果、还耕,实现多元发展。”蓬莱镇镇长林华霖介绍,近年来,蓬莱镇通过多元退茶,流转茶园新增土地900多亩,新建合作社20家,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培育出岭美村中草药种植示范基地、鸿福村博农农业专业合作社和兴宏综合农场等特色种养殖基地,在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同时,也让旅游名镇蓬莱镇处处瓜果飘香,活力盎然。

安溪茶园 稳定在60万亩左右

作为名茶铁观音发源地、“中国乌龙茶之乡”,安溪县的茶产业历史积淀深厚。改革开放30多年来,安溪茶产业获得大发展,其中,2000年至2010年被称为“黄金十年”,创造了历史性的辉煌,茶叶单价、茶农收入、涉茶总产值、茶业品牌价值等多项指标全国居首。

然而,辉煌背后不乏隐患,由于铁观音茶的热销,当地茶农在规模上盲目扩张,一度造成生态失衡,反过来又影响当地茶叶的品质和茶产业的长远发展。一些生态专家告诫,安溪开垦茶园面积在60万亩较为适宜,超过后就会影响产业发展的可持续性。

正是基于铁观音茶产业的整体发展考量,安溪做出“退茶还耕”的决策部署。经过几年来的“退茶还耕”,目前,安溪全县的茶园面积已稳定在60万亩左右。

值得一提的是,退出的茶园,种植的多为品种、品质较差的茶种。这些低端茶园的退出,有效优化了安溪铁观音茶的产品结构,提升了产业整体发展水平,为当地高标准生态茶园的发展腾出空间。

退茶的背后,是发展理念的革新。在保护生态环境和发展经济之间,安溪县追求茶园面积的总量控制和适度稳定,尊重了茶产业发展规律,把发展铁观音支柱产业和生态保护统一起来,追求可持续性的市场发展。环境变好了、茶品质提高了、茶叶价格上去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就实现了双赢。

茶园退出后腾出的农地要种什么作物?对此,安溪遵循市场法则,扶持茶农建起有机蔬菜、花卉、水果、中药材等基地,发展淮山、油茶等特色种植业,这些特色种植业均为安溪以及周边市场需求旺盛的行业。为鼓励这些产业发展,安溪还出台政策,对5亩以上连片种植的农地,每亩每年补贴2000元。这些新型种植业的培育和壮大,有效改善了安溪农业产业结构,为当地农民增收开辟了新路。

安溪“退茶还耕”,优化了茶产业结构,培育了新的农业增长点,既保护了生态又提高了茶叶品质,保证了茶产业的健康发展,以“退”为进,走出一条生态改善、经济发展、农民增收“三赢”的路子。当前,传统农业在向现代农业转型的过程中,亟须开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安溪“退茶还耕”的做法和配套动作,正是我省地方基层政府推进农产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个成功探索。

责任编辑:千鹤茶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