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鹤茶苗为您提供优质茶苗

《中国茶叶》2019年第10期要文概览

2019-12-23  作者: admin  来源: 未知  已阅读

我国茶产业发展40年
 

陈富桥,胡林英,姜爱芹

摘要:改革开放40 年来,我国茶产业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产业规模、效益、质量均显著提高。本文着重从6 个方面回顾改革开放40 年来我国茶产业发展的成效和经验。一是茶园面积、产量快速增长,总供给能力显著提高;二是六大茶类协调发展,品类日趋丰富多元;三是产区布局不断调整,特色优势区域初步形成;四是产业组织体系日益完善,茶叶流通渠道不断升级;五是国内需求市场蓬勃发展,国际贸易稳步增长;六是品牌管理制度日趋完善,母子品牌结合成效显著

 
 
一种浙江省茶树害虫新记录——中华新木蛾
 

王志博,姜燕华,肖强

摘要:首次报道了一种浙江省茶树害虫新记录——中华新木蛾。中华新木蛾是一种食叶类的鳞翅目茶树害虫,该虫此前仅在我国香港和福建有为害记载。2016 年,在宁波市宁海县望海岗茶园首次发现该虫为害茶树,为浙江省茶树害虫新记录。本文从中华新木蛾的分类地位与分布、形态特征、生活习性与危害、防治措施等几个方面对其进行介绍,以供茶园植保工作者参考。

 
 
秦巴山区茶园管理省力化策略
 

丁文芹,肖宏儒,宋志禹,肖苏伟,韩余,夏先飞,梅松

摘要:针对我国秦巴山区茶园机械化水平低、产业发展缓慢等问题,以茶园耕作、施肥、修剪、植保、采摘关键环节为突破口,重点围绕秦巴山区目前茶园机械化生产现状,提出推进宜机械化茶园标准化建设进程、制定茶园机械化生产技术模式、优化完善研发对应模式下的技术与装备等思路,以加快秦巴山区茶园机械化进程。

 
 
近30年我国茶树新增病害名录
 

唐美君,郭华伟,姚惠明,白家赫,肖强

摘要:本文统计整理了近30 年我国茶树上新增的27 种病害,其中新增病原26 种,新增生理性病害1 种,分别列出病害的中文名称、病原学名、为害部位和分布,为了解茶树病害的种类和防治提供基础信息

 
 
坚定茶叶“全域有机”理念  实现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田智仁,张新华,周长辉,王重军,苏宏年

摘要:茶业是鹤峰的第一名片,茶农增收的第一财源,脱贫攻坚的第一抓手,乡村振兴的第一产业。本文综述了2017年以来,鹤峰县探索茶产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路子,在全县范围内大力创建有机茶基地,坚定“全域有机”理念,以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为科技支撑,高位推动有机茶开发,实现全县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做法及工作成效,为区域有机茶产业的发展提供借鉴。

 
 
茶多酚对糖代谢调节作用的机理探讨
 

杨柳媛,许陆达,林裕华,陈进川,黄苏萍

摘要:茶多酚是茶叶的主要活性成分,具有降糖、降脂、抗炎、抗氧化等多种功效,能从多个方面改善糖尿病。本文从降低体内外源葡萄糖产生、增强胰岛素调节作用、抗炎和抗氧化等方面总结了茶多酚的糖代谢调节作用。

 
 
恩施山区地方茶树资源现状与评价
 

向俊,李慧,崔清梅,王永健,梁金波,戴居会,张强

摘要:湖北恩施州茶树资源丰富,出现了冷后浑、花枝茶等优异的地方种质资源。为更好保护和利用恩施地方茶树资源,本文从表观形态、生化成分2个方面对收集到的地方茶树资源进行分析与评价。对15项表观形态进行主成分分析发现,叶长和叶宽是影响分类的主要因素;对13项生化成分进行主成分分析发现,儿茶素总量和酚氨比是影响分类的主要因素。

 
 
茶叶(含茶制品和茶代用品)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2018年度变化汇总
 

汪秋红,傅尚文

摘要:收集汇总整理了2018年度茶叶(包括含茶制品和茶代用品) 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变化情况,供茶叶从业者按照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要求组织生产(加工) 经营活动参考。

 
 
日本抹茶初探
 

宁井铭,朱小元,许珊珊

摘要:近年来,抹茶以其特有的深绿或者墨绿颜色、鲜醇的滋味及类似海苔的香味等品质特点,越来越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本文根据抹茶的品质特点,重点介绍了日本抹茶的种植与加工,为我国抹茶企业的茶园管理与加工提供借鉴。

 
 
浅述云南勐库大叶种白茶加工工艺
 

王艳艳

摘要:本文概述了以云南临沧双江勐库大叶种鲜叶为原料的白茶加工工艺,在福鼎白茶传统加工工艺基础上,结合忙糯古茶园小片区的立地条件、茶树品种等综合因素,进行工艺调整,形成了小片区勐库大叶种白茶的加工工艺。

 
 
浙江茶园化肥减施增效技术模式及示范应用效果
 

马立锋,倪康,伊晓云,方丽,阮建云

摘要:针对浙江省茶园施肥存在的主要问题,采用精准肥料用量、调整肥料结构、有机肥替代化肥、改进施肥方式、配套土壤改良等技术途径与模块,提出6 套浙江茶园化肥减施增效技术模式,在浙江省茶园进行了3 年示范应用,在化肥减量23%~88%的情况下,与浙江省平均施肥模式(或当地习惯施肥模式) 相比,新梢养分利用率明显增加,增产作用明显,对绿茶的品质也有一定的提升作用,同时每公顷节本增效1.17 万~2.25万元。

 
 
茶树新品种——陕茶1 号
 

王衍成,王沁,余有本,纪昌中,孙园园

摘要:陕茶1 号是从陕西省地方品种紫阳群体种中采用系统选育法育成的茶树新品种,发芽早,品质优,产量高,生长势强,耐寒性较强,适制绿茶。该品种先后获得国家林业局和农业部植物新品种权证书,并通过农业农村部国家品种登记,适宜陕西、安徽、湖北和河南等省茶区种植。

 
 
重庆市针形名优绿茶研究与发展概述
 

杨娟,吴全,钟应富

摘要:茶叶是比价效益较高的经济作物,茶叶产业已成为重庆山区农民脱贫增收致富的民生产业,也是重庆市山地特色效益农业的主要产业之一。针形名优绿茶是重庆茶叶的主导产品,经过多年的科技研究与发展,其“紧细圆直、形似松针、汤清叶绿、香清味醇”的独特品质,深受消费者喜爱。本文概述了重庆市针形名优绿茶发展现状,围绕品质提升取得的有关科技研究成果,提出了重庆针形名优绿茶发展的思路与建议,以期促进重庆茶叶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推动日照市茶产业发展的战略思考
 

赵瑜瑜

摘要:茶产业是日照市的特色优势产业,但在发展的过程中面临许多难题,亟待转型升级。本文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强化品牌建设,提升日照绿茶品牌价值;从茶园建设、质量检测、专业技术人员培养等方面提升日照绿茶品质;加快转型升级,促进茶产业与文旅产业融合发展;加大营销力度,提高日照绿茶知名度等战略思考。

 
 
把握关键环节  提高汉中茶叶感官品质
 

刘懿

摘要:汉中茶区属于江北茶区。纬度高、海拔高、云雾几率高、富含锌硒、远离污染的自然地理优势,赋予了汉中茶叶“香高、味醇(浓)、形美、耐泡、保健”的特质。茶树品种为灌木型中小叶种。汉中茶区传统以生产绿茶为主,近年来,红茶、黑茶、白茶等产品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逐年增加。由于受外地茶叶市场的影响,汉中茶叶没有充分利用好本地茶叶资源,盲目跟风,导致应有的特色不突出,应有的品质没展现。本文就汉中仙毫、汉中炒青、汉中红茶存在的问题,对提升汉中茶叶感官品质提几点建议,以供参考。

 
 
湖南汝城县茶产业发展现状与思考
 

文海涛,谢思玲,李体珍,何志华

摘要:通过全面调研汝城茶产业发展的现状,包括种植面积、茶树品种、茶企规模和数量、茶类结构及品牌等,分析汝城县茶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其产业发展提出了4 点建议。

 
 
陇南茶文化民俗——罐罐茶
 

张金明,杜桂霞

摘要:陇南罐罐茶是茶文化和民俗文化相结合的产物,本文介绍陇南罐罐茶的制作器具、制作方法,陇南当地的饮用习俗,探究了陇南罐罐茶的民俗文化,分析其文化价值及现实意义。

 
 
从禅宗视域管窥千利休“侘茶道”的形成过程
 

陈丹妮

摘要:作为日本茶道的“鼻祖”和集大成者,千利休“和、敬、清、寂”的茶道思想对日本茶道发展的影响极其深远。历经能阿弥、村田珠光、武野绍鸥等,最终千利休完成了日本独具一格的“侘茶道”。以千利休“侘茶道”的形成过程为研究对象,从千利休的家道中兴、茶道及佛教师承谱系、侘之语义变迁、茶道四要素等4 个方面论述侘茶道的形成过程。

 
责任编辑:千鹤茶苗